生生不息,滴水穿石生石花记事
生石花是石竹目,番杏科生石花属全属植物的总称,约有40种。多年生肉质草本,几乎无茎;球状叶色彩多变,叶表皮较硬,色彩多变,顶部具有深色树枝状凹陷纹路,或花纹斑点,称作“视窗”。植物顶部有一裂缝,裂缝中开花,花单生,雏菊状,花茎2-3厘米,花白或黄色,花期盛夏至中秋。被喻为“有生命的石头”,也叫石头花,因形似屁股,也被戏称“屁股”。 原产南部非洲,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怕低温,忌强光暴晒,该属植物生长适温为10-30℃,冬季温度不低于12℃,可短暂耐受4-5℃的低温。宜生长在疏松透气的中性沙壤土。繁殖方法有播种和分株。 生石花形态奇特,花色艳丽,使得许多爱好者专门收集栽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有些爱好者反映生石花太难种,特别中国部分地区夏季多闷热潮湿的天气,栽培很容易失败。许多人还喜欢将生石花与番杏科另一类小型多肉植物肉锥花(Conophytumspp.)比较,觉得生石花的栽培难度更高。 事实上栽培生石花的关键是不能把生石花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因为生石花属的种类中有的分布区很大,有的分布区很小,有的原产地是夏雨区,有的是冬雨区,这些就造成了生石花各个品种间休眠时间并不相同。(所以小编从网上以及结合自身经验整理了一份资料) 生石花怎么养,配土很关键。南非专家建议栽培生石花最好不用含腐殃质很多的土,也不用草炭,如果取材方便,可以用完全风化了的花岗石碎屑。日本栽培者喜欢用桐生砂作为生石花的介质。桐生砂完全颗粒状,排水好,含有机质不多,栽培生石花很安全。 有些爱好者栽培生石花相对比较大胆,有人使用优质草炭,也有人使用山泥,栽培部分强健种类时甚至在介质中混入一些园土。如果经济允许的话,可以选择赤玉土,鹿沼土,桐生砂,植金石,颗粒泥炭等颗粒土,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就可以去筛煤渣,也可以用来充当颗粒土;如果没有时间,经济也不允许,直接用珍珠岩当颗粒也是可以的。 这只是颗粒土的选择,我们在种植的时候可以随自己的喜好,随意配比,主要是保证植料的透气性和透水性。在种植的时候,我们还要混合相当一部分泥炭来保持湿度和固定营养,并给根系一个适当的生长空间,一两年的小苗泥炭比例要在整个配土的40%,成苗的话30%就可以了。此外,小的轻石、兰石也要准备一点,可放在盆底作为排水物,也可铺在土面上。要注意的是,播种用土的颗粒不能太粗,不然不易持水,会影响发芽。或者由于不能及时补充水分而使苗干枯。 生石花移苗。春天由于是一个新的生长季节的开始,所以特别适合移苗,但秋天播的苗子如果不挤的话,可以考虑再养一年,如果特别挤影响到生长,就需要移苗了。每年三到四月,老皮脱成一层薄薄的纸状的时候就可以移苗了,无论是小苗还是成株。 移苗的时候你会发现生石花的根系很长,这时候为了便于操作,可以修根到1-2厘米或者0.5-1厘米。这样可以保证栽下去的时候根不会打弯。 如果生石花移苗的时候根全部弄掉了,也没有关系,只要生长点在,很快就会长出新的根系。栽的时候干土和湿土是无所谓的,因为脱皮期间都是比较干燥的,种下去之后也是要浇水促进发根,干土湿土都可以的。 混土的时候可以混入一些骨粉和砻糠灰,骨粉是很好的磷肥,砻糠灰是很好的钾肥,另外我们可以加入一些颗粒缓释肥,虽然说颗粒缓释肥有一定的肥效作用时间,但因为生石花多数时间盆土是干的,所以用一次缓释肥基本可以保证一年以上的植物需求。 铺面基本是为了美观,生石花播种的时候我们铺一些细粒的颗粒土可以使种子很好的扎根,并且防止小黑飞产卵。生石花成苗铺面主要是为了美观,现在我已经不铺面了,因为目前选择的混合土的颜色比较丰富已经很好看了。但是用鹿沼土这样干湿颜色差别大的土可以很好地指示土壤的干湿程度。选择的最基本条件就是不要非常锋利,因为在休眠的时候我们停水,生石花是要往土里缩的,锋利的石头容易硌伤生石花,这个时候如果沾了水或者被雨水打到就容易烂掉。 生石花浇水需要注意什么呢?如果春天不需要移苗,当生石花完全褪掉皮厚,可以根据天气预报,在连续3天以上的晴天之前浇水。晴天空气湿度没有那么高,盆土干燥的比较快,有太阳的话生石花也不容易徒长。我推荐浇水还是选择晚上,这样经过一个晚上,生石花表面的水分已经完全干燥,就不用害怕春秋天上午阳光把石头晒伤,当然早上浇的话,可以用纸巾把上面的水吸干。当然如果您是浸盆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当然如果数量很大的话,浸盆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并没有从上面浇水省事。一般情况下春秋的话都可以干透浇透,当然要结合前面说的天气情况。因为春秋天浇过水两三天阴天你的石头就会疯狂的徒长。 夏天温度连续超过30多度的时候就可以控水了,虽然在原产地夏天并不休眠,但为了保证生石花不出现问题,我们还是适当的控水比较安全。当然如果实在不忍心干着,我们可以在连续晴天的傍晚给生石花表面喷些水,这样也能给石头补充一定水分,量要保持在第二天早上就干掉的程度。当然如果有连续的晴天低温,可以补充一次水分。如果连续高温,就每天在傍晚喷些水就足够了。 因为生石花原产地大多在非洲南部,并不像中非那么热,太阳那么毒辣,抵御强光的能力还是要比仙人球差一些,所以夏天我们最好给生石花遮阴,躲过正午的阳光直射。不过如果在室内阳台养殖,夏天也见不到什么阳光了。根据我们的养殖条件,基本上晒伤晒死都在春秋,夏天多数都是浇水之后潮湿闷热感染病菌死掉。9月份,没有连续的35度高温就可以恢复浇水了,要逐渐增加浇水量,给生石花一个恢复的时间,当温度降到30度以下,就可以根据干透浇透的原则选择晴天浇水了。 还有一个主意的就是生石花的徒长。如果徒长了,很多人总是会用颗粒植料把石头堆高,这样看上去也就不会徒长了,可是如果控制不好水分和光照的前提下,这样会促使石头不停地生长,越长越高。脱皮的时候就会造成各种状况,要么顺着老皮同样脱出来个小高个,要么下部膨大成一个小葫芦,过于膨大的新叶阻塞了上部老叶的养分输送,造成上部营养的浪费石头脱完之后比没脱还要小,白白浪费了一年,或者有人会说如果不堆土的话,石头容易晒死,这里就要注意,徒长的石头由于下部新长出来的部分特别是绿色的部分比较娇嫩,加上春秋天阳光角度容易晒到,很容易造成晒伤,甚至晒死,但我们要清楚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纠正徒长的石头。 当然,如果你能够做到控水能力非常强,堆土也是无可厚非的。如果你做不到,还是不要堆土,给自己一个直观的徒长印象,自然浇水的频率就会有所下降,可怎么防止晒死呢,那么就要在春秋的时候循序渐进的给石头见阳光在特别晴朗的无云的晴天,一定要注意遮阴,不要让阳光直射,等到石头下部的绿色部分逐渐长老,变成应有的肉色,白色红色,的时候,抗光照的能力自然会有所提高,逐渐增加光照就可以,当然无云的晴天还是应该适当的遮阴,这样,通过水分的控制和光照的控制,徒长的石头在脱皮之后大部分就可以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了。 在秋天连续出现5度低温的时候就需要断水了,不浇水的话因为组织液浓度比较高,所以还是比较不怕冷的,短暂的0度也是可以耐受的。 一般生石花,养到3年就可以开花了,通常大多数品种都在10月左右,曲玉会在六月开花。有些品种比如c两年的苗个别的就可以开花。当然开不开花和前期很多因素都有关系,可能花芽分化时间养分供给不足或者环境不适宜就不会开花,当然如果过于徒长的花,花梗伸不出来,也会哑在里面不开花的。 -end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shanyangy.com/sshtp/914.html
- 上一篇文章: 多肉植物萌萌哒,不单好看,还很好吃
- 下一篇文章: 搞事情他用多肉植物炒了一盘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