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肉生石花养殖的三个误区
最近,萌萌的生石花爱好者群体几乎是爆炸式发展,但是在生石花养殖的过程中容易走入三个误区,导致赔了银子又折了石头,所以这里说一说,如何正确养殖石生花! 误区一:盲目追逐个头大小 作为贫瘠环境下生长的多肉植物,生石花体型小巧,生长速度相对缓慢,这显然不能满足很多爱好者的需要,一个个头硕大、体形丰满的石头很能激起爱好者的兴趣,并由内心深处生出睥睨终生的成就感。 但是不得不说的事实是,在品评石头品相的众多要素中,花纹、颜色、株型的重要性都远在个头之上,因为前者更能反应个体的基因血统。 在完全不熟悉石头年龄和该品种体型特征的情况下,盲目追大往往是徒劳的。肥水过多的石头往往体型过于饱满,中间的嘴咧得像快翻出来的嘴唇。 误区二:当成沙漠植物来养 因为生石花来自非洲,有的人一提起非洲便想当然地和撒哈拉(沙漠)联系起来,因此以为石头的习性和美洲沙漠的仙人掌们一样。 这里需要纠正一个错误的认识,石头的原生地在南部非洲,它们中大多数品种的生长环境多砾岩石块,也伴生其他多肉植物或是低矮的小灌木,所在海拔更是遍布峡谷、山间和峰顶,所以即便是终年少雨的区域,也经常会有洋流带来的雾气和露水,而周边石块、植物组成的庇护所,更是石头用以藏身的绝佳地点,况且这里也绝不像接近赤道的拉美荒漠那样炎热。 所以总的来说,石头的耐热和耐旱指数要远低于仙人掌等沙漠植物,如果非要在强日光照射条件下保持全年全日照露养并且终年少水,结果多半是悲剧。“没有干死的石头,只有浇死的石头”这句流行语,只是在强调不要手贱多水而已,万万不可全信。 误区三:全盘照搬原产地环境 诚然,模拟原生地的土壤成分、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湿度都是利于石头生长的,但是不计利弊一味模仿,甚至连原生地极端环境的劣势也一并吸收借鉴,则是不可取的。原生地严苛的环境会使石头更接近自然风貌,同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大地色、生长缓慢且萎缩在土里只露出一部分干瘪的叶面都是通常状态,如果家庭莳养也这样,观赏性将大打折扣。 极度的高温、干燥和贫瘠条件下生长的石头,都不是最健康或状态最好的石头,和非洲的动物们一样,它们只是在奄奄一息地坚强地挨过这段困难时光而已。 给石头提供舒适的利于健康生长的环境,石头才能大量繁殖并保证健康和品相出众,焕发出最美的光彩,毕竟观赏植物的观赏性才是第一位的,把它们折磨得干瘪而黯淡用以证明顽强没什么意义。 期待您的加入招募:花联网专栏作者 要求:能够创作与生活密切相关,描述详细,对读者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多肉原创经验。 奖励:1、花联商城价值20.12元代金券1张/篇,全场通用。(代金券有效期为一个月); 2、我们会对您做一个简介,并附带您的个人照片(可选,不强制),提升您的知名度。 报名通道:有意者请加鍖椾含涓鐧界櫆椋庡尰闄?鍖椾含涓鐧界櫆椋庡尰闄?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shanyangy.com/sshyt/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生石花详细介绍
- 下一篇文章: 敢于把魔爪伸向多肉的人,才是真吃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