鍒濇湡鐧界櫆椋庢不鐨勫ソ鍚? http://m.39.net/disease/a_5636619.html

活佛老母之“大黑狗拉金”

阮大妈别过慧心师太,回到家里,思想不安,心潮起伏。荷花虽然离开了自己,但抚养了她这十几年,同甘共苦,相依为命,已是感情深厚。自己年迈体衰,生死难料;不管香山寺有多远,路途再有多险,也要在有生之年去看望她一眼,才能了却心中的牵挂。

  可是没过多久,阮大妈又得到消息,说荷花让慧心师太“藏”起来了,一时着急,赶忙到寺中探问。慧心师太热情地接待了她,并告诉她,由于到寺中来烧香拜佛、瞻仰荷花的香客太多,形成了极大的嘈杂,搅扰了荷花的清修。荷花不乐意这种场合,所以另外在雷应山找到一处幽静的小寺——香山寺,把她送到那里隐居清修了。

阮大妈想来想去,终于下了决心。第二天一早,收了一些花生,西瓜子,还有几扇红糖,送给荷花的。用篾饭盒包了一盒饭,备了路上自己饿时吃。把这些东西都收了装在提箩里。她怕路上遇到恶狼毒蛇,发生危险,特意带上家里那条大黑狗,真遇上危险,它会保护主人;就是叫几声,也可以壮胆。大黑狗知道阮大妈要带它去“旅游”,高兴得摇头摆尾,活蹦乱跳,跟着一起出了门。

  阮大妈身体虚弱,出行不便,拄着一根竹棍,走得很慢。一直到太阳快落山,才赶到香山寺。进到寺里一看,见荷花好端端地坐在正殿佛台中的莲花宝座上,左右有两个小童侍候着,没受半点委屈;山清水秀、景色优美的环境,比中山寺强得多。看到这种情况,证明慧心师太说的是实话,她胸中一块石头落了地,总算真正放心了。

  荷花看到阮大妈不顾路途艰难,打老远地来探望,非常感动,让小童好生招待她老人家。她在寺里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便要返回了。她来到荷花跟前,叮嘱道:“闺女喂!为娘的今天能来看你一眼,见你有个好的安身之处,也无什么挂念了。为娘的已年迈体衰,行走不便,这么远的路,这么高的山,以后恐怕再难得来看你了。你以后要多加小心,保重身体……”她叮嘱过后,才转身往寺外走去。

  荷花看着阮大妈单薄清瘦的身影,蹒跚迟钝的脚步,想到她老人家今后将无依无靠,孤独凄凉,不由生出怜惜之心,十几年第一次开口说了话,小声叹道:“唉……多可亲的老人!多善良的老人!多无私的老人!多伟大的老人!善哉!善哉!南无阿弥陀佛……”

  看出阮大妈今后会遭遇窘迫困境,活佛老母并不会坐视不管,袖手旁观的。阮大妈刚走出寺门不远,一个小童就追出来了,一边招手一边叫:“老婆婆!老婆婆!您等一下,等一下!我家主人有一件礼物要送给您,叫您把装饭的篾饭盒拿给她装礼物……”阮大妈听了小童的话,很是高兴,心想,我闺女真是孝顺,还没忘记送礼物孝敬我老婆子。便把篾饭盒递给了小童。小童接过来,转回去了。过了一会,小童拿着饭盒出来,边递给她边交代:“老婆婆!我家主人嘱咐,这个饭盒里的礼物很贵重,叫您半路上不可打开,一定要到家以后才能打开……”她答应:“是罗!我记住了。”小童回去了,她也往山下去。

  阮大妈走了老半天,中午时,已下到了坝子。她走得又热又累,肚子也饿了,便来到一棵大攀枝花树下休息。当看到提箩里的饭盒时,就好奇起来,心想我这闺女到底是送什么礼物给我?不如打开看看,如果是点心的话,正好吃几块充饥。她这么想,也就不顾小童的交代,把饭盒打开了。细细一看,把她给气“乐”了,原来里面装得满满一盒黄黄的屎。她连连抱怨:“背时姑娘!背时姑娘!我老婆子到山上看你一眼就心满意足了,哪里要你送什么礼物啊!你们佛门中人,一辈子清苦,没什么礼物可送,我老婆子也不会计较……这下可好!你用这东西当礼物送给我——啊嘀嘀!把我的饭盒也弄脏了……”

  饭盒里装了一泡屎,阮大妈很是生气,甩手就把它倒了。带去做“保镖”的大黑狗一直跟在身边,它也饿极了,见她打开饭盒,摇头摆尾候在一旁,那意思是,主人家您吃点心充饥,也“赏”点碎渣子给我解馋……她一点都没有吃,全都倒掉了。它跑过去闻闻,正合口味,毫不客气,一点不剩,全部吃了。她想把屎倒了,但饭盒的旮旯底角还沾有一些,没倒干净。想找水洗一洗,周围又没有;想丢掉,又舍不得。干脆把饭盒装进提箩又拎回了家。

  到家后,阮大妈找来一面铜盆,然后打开饭盒准备清洗。饭盒打开后,那些“屎”一下抖落在盆中,碰得叮当作响。她定睛细看,落在盆里的东西都变成了黄灿灿的碎金子。这下她懊悔不及,知道自己错怪闺女了。

  原来活佛老母想得周到。为什么嘱咐阮大妈一定要到家才能把饭盒打开?几十里路,除了有猛兽出没外,不是还有土匪强盗拦路打劫吗?要是让她带上满满一饭盒金子赶路,万一让拦路打劫的遇上,打开饭盒一看,是金子,还不抢了去?但打开看到一饭盒屎,别说是抢,就是白送也没人会要,还会说你是疯子,离你远远的——这不就安全了?她识不得个中奥秘,把一饭盒金子白白扔掉了。她只有叹息自己运气不佳,无福享受。

  不说阮大妈懊悔不已,只说第二天发生了天大的怪事。

  天刚蒙蒙亮,阮大妈就听到自家的大黑狗惨叫不止,赶紧起了床,到院中察看。见大黑狗弯着腰,伸直腿,撅着屁股在拉屎,只是干挣,拉不出来,难受得直叫唤。她走到跟前,摸摸狗肚子,觉得里面有许多硬块,像是“结肚”了。她一边揉着狗肚子,一边想着去找点什么药给它吃。正在这时,就听“啪嗒”一声,大黑狗挣出坨“屎”来了。她定睛细看,却是一坨黄灿灿的金子。

  原来昨天半路上阮大妈把一饭盒“屎”倒出去,让大黑狗全都吃了。而这些“屎”是被施了法术的:在路上是“屎”;到了阮大妈家便是金子——大黑狗在半路上吃进肚里的是“屎”,回到家里,狗肚子里的“屎”同样变成了金子。她摸到狗肚子里的硬块,就是“屎”变成的金子。

  一饭盒“屎”全让大黑狗吃了,狗肚子里就有一饭盒金子。这下可把阮大妈高兴坏了。她想,也是阴错阳差,该着我老婆子把大黑狗带了路上做伴,要不然,这一饭盒金子还真找不回来了!她高兴之余,别的事也不忙去做了,找来面盆,对着狗屁股;再找来一个草墩,放在旁边,自己坐到草墩上,抱着狗屁股,等着它往盆里拉金子。

  金子在狗肚子里结块发硬,狗就痛得难受,它要弯着腰,撅着屁股惨叫上好一会,才挣得出一小坨金子来。狗的惨叫声,惊动了一个人,她就是隔壁的宝儿他娘——春香。   阮大妈家隔壁住着王婶一家。王婶嫁到王家后,生了一个儿子叫王金贵。后来公公婆婆死了;不久,丈夫也患疾病死了。王婶成了寡妇,她含辛茹苦把王金贵拉扯成人,给他讨了个媳妇叫春香。小两口恩恩爱爱,生得一个儿子叫王宝儿……如今往事已过去了十几年,王宝儿都讨了媳妇;王婶也得病过世了;春香也已四十来岁,村里年轻一点的人也都叫她“王婶”了。

  却说春香在自己家院内,听到隔壁阮大妈家的大黑狗叫得凄惨,心中觉得奇怪,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两家院子挨着,共用一堵隔墙,她搬来一只凳子,又垫上几个土坯头,站上去,爬在墙头上,正好能够窥视到阮大妈家院里的情况。她往院内观察时,看到大黑狗正弯着腰,使劲在拉屎;狗屁股下放着面盆,阮大妈坐在草墩上,抱着狗屁股对着那面盆,好像在给狗把屎一般。她看清楚了,差点乐出声来,暗暗笑道:“我说阮妈!您怕是把自己的闺女送到寺庙中不得常见,想闺女想疯了?那狗又不是小孩,它要拉屎,让它随便拉就是了,何必要人把?用盆在后面接着,还怕把地下弄脏了啊……”

  春香取笑阮大妈呢,就听“咣当”一声响,大黑狗拉出一坨“屎”来了。她听着就不对劲,心想,这狗拉的什么啊?怎么碰得那么响?这时阮大妈把狗拉出的“屎”检出来擦拭,她才真正看清楚,那是黄灿灿的一坨金子。

  狗会拉金子,这可是天下奇事,非同小可。她惊得差点从凳子上摔下来。哆嗦着下了凳子,瘫坐在墙根脚直拍胸口,喃喃自语:“我的妈哟!怪了!怪了!这条狗会拉金子,它到底是‘神狗’还是‘妖狗’啊?”

  不管是“神狗”还是“妖狗”,能拉金子的就是好狗!好奇心驱使着她要到跟前去弄个明白。于是,她从地上爬起来,往阮大妈家去。

  阮大妈家一直很贫穷,不怕贼偷,大门从不上锁,门内门外,都是老鸦嘴的铁门扣;门扇上有个小眼,一根线穿两头,两头都拴着插销。想出门,从里面拉线,外面插销脱离,便可出门;想进门,从外面拉线,里面的插销脱离,便可进门。要出要进,自己操作,不用叫人开门,很是方便。她跟阮大妈家是隔壁,平常有什么事走往,到阮大妈家来,进门出门如何操作她晓得。到了阮大妈家门前,她先从门缝往里看了一眼,然后拉开院门,径直走了进去。

  阮大妈聚精会神守着狗呢,突然门响,接着就见她推门进来。她到了阮大妈跟前,装模作样,无话找话:“唉哟!阮妈喂,天才放亮,您家的老狗就不停地叫,我想可能是有什么事,特意过来看看,若需要帮忙,我可以……噫!您老人家抱着狗屁股干什么?”

  突然有人推门进来,阮大妈一时手脚无错,慌了神了。所谓的“富不露迹,财莫示人”,家里的狗会拉金子,实在不想让外人知道。但是看到春香已来到跟前,也不好隐瞒,只好照实说:“我在抱着老狗拉金子呢!”她道:“咦!阮妈,老都老了,您还说瞎话哄人——谁信?”“谁哄你来着,这不是老狗刚刚才拉出来的嘛!”阮大妈为了证实自己没有说假话,指着从盆里检出来擦拭干净的金子给她看。

  春香在墙头那面看是虚,来到跟前看是实:阮妈家的狗会拉金子不可置疑。她看着黄灿灿的金子,又眼红,又嫉妒,心里直痒痒。看着阮大妈就要发大财了,她变着法儿一个劲套近乎,献殷勤:“阮妈——干娘!看您老人家也抱得累了,就让干女儿替换您抱一阵吧!”

  阮大妈为何抱着狗屁股不放?原来她手脚不灵便,眼睛不好使,要是不抱住了,它跑开去,东拉一坨,西拉一坨,便不好跟着去找;万一跑到外面去拉,那可就损失了。所以她抱住了不敢放。

  阮大妈一个人就这么抱了大半早上,确实够累的,腰酸胳膊疼,正有点支持不住,听“干女儿”说要替换她,正求之不得,随即起身让位。“干女儿”来替换,她就守在一旁专门拾金子。

  春香到阮大妈家就没有转回去,引得王宝儿和他媳妇也寻到这里来了。二位亲眼看到狗屁股里拉出金子来,跑出去就把消息传开了。这下牛街村可就炸开锅了。听到传闻的人都跑到阮大妈家看“稀奇”,把院子都快挤满了。看过狗拉金子的人出去后,又把“稀奇”往外传,像长了翅膀一样,越传越开,越传越远。

  阮大妈名叫刘桂枝,她爹叫刘进宝;她还有一个独眼的娘——爹娘虽然死了,但还有两支亲戚。侄儿、外甥这样的人,有五十多个找上门认亲戚来了——几十年没什么走往,全冲着阮大妈家有一条会拉金子的狗,想来沾点光,占点便宜;像春香那样,认阮大妈做干娘的也有二十多个,全加起来有八十多个。这么多的人,阮大妈家只住得下三十来个,其余的被春香“热情”地招呼到她家去了。

  人多了,要吃要喝。春香是阮大妈的“第一干女儿”,便由她来管生活,当“伙食总管”;王宝儿当“伙食采买”;王宝儿媳妇去抱狗屁股。阮大妈拿出五小坨金子去采购物品,大肥猪买了五头,香油打了五大桶——油盐酱醋,烟酒糖茶……样样买齐,还没花完。

  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一连三天,每天酒席都是十多桌,吃吃喝喝,好不热闹。到第四天,吃过早饭,大多数人都休息去了,还有二十多个在院中,围着看狗拉金子。就在此时,只听院墙外“嗷嗷”一阵怪叫,声大如雷,惊天动地。大伙寻声望去,就见一条黑影“嗖”地一下窜上围墙,原来是一只大花豹。

  这只花豹,长约八尺,高约四尺,全身满是开口的铜钱花,立于墙头上,张牙舞爪,嗷嗷咆哮。院中的人看清,惊得魂飞魄散,到处躲藏。跑得快的冲入堂屋,关紧房门……有五六个跑得慢的,被关在外面。这几位心里害怕,情急之间,看到院墙一角有一个厕所,顾不得脏臭,一个接一个地跳了下去。这农村的厕所,一般都是露天的,下雨天,雨水都往里灌,积的都是臭水,这些人往下跳,就跟下饺子一般,“扑通”、“扑通”,臭水溅得满头满脸也顾不了。

  却说大花豹在墙头上龇牙咧嘴,嗷嗷嚎叫,把院内的人都吓得躲藏起来了,便跳下来,直扑向大黑狗。大黑狗也被吓了,瘫在地上,拉不了金子,拉了一地的尿。它扑到大黑狗跟前,张开血盆大口,一下把它脖子咬住,然后一摆头,就把它甩到了背上,转身又跳上了墙头,一刻也没停下,只一晃,就消失了。过了好半天,躲藏的人们听听没什么动静,有的胆子稍大一点,从门缝往外瞄,觉得没有危险了,才把门打开,探头探脑地走出来。先出来的这些人,别的不顾,东张西望,就忙着找狗,可是把院内找遍,连狗毛都没见一根。这时跳到厕所里的那几个爬出来了。当中有一个“胆大”的,他跳下去时没忘了探头向外观望,院内发生的一切,他都看在眼里。见人们找大黑狗不见,便哆嗦着道:“大、大……大黑狗让……让花豹背……背出去了……”众人一听,都着急了。大黑狗可是财神老爷呀,大伙都指望着它拉金子发财呢。要是让花豹叼了去,大伙的发财梦不是就落空了?

  大伙怕发财梦破灭,要想把大黑狗找回来,于是有一些胆大壮实的小伙,便找了锄头、扁担,约了出去追寻。找出去三五里,没见一点踪影。眼看天时不早,有人认为,这么长的时间,大黑狗可能早被吃掉了,即使找到,也可能只是一堆骨头——找到也没什么用了!大伙想想的确是这么回事,这么毫无目标的找下去实在没什么意义,于是垂头丧气地转回去。

  会拉金子的大黑狗没了,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狗拉金子可不像拉屎那么容易,要弯着腰,撅着屁股干挣上好半天,才挣得出一小坨。挣上一天,也只挣得六七坨;折腾了这四五天,也才拉得几十坨。现在拉金子的狗没有了,金子也就不会再增加,这几十坨,八十多个人吃喝不了多长时间。把金子花光了,拿什么发财?谁要守在阮大妈家不走,金子花光了,谁就得养她的老——自己的亲娘都顾不过来,谁愿意来养一个穷老太婆?结果三天不到黑,这些侄儿、外甥、干女儿、干儿子,如鸟兽散,走了个精光。院内又孤孤单单地只有阮大妈一个老太婆了。

后来,关于阮大妈家的“黑狗拉金”的故事越传越远,以至于整个元谋坝子都耳熟能详,当然在传播的过程之中,很多都走了样甚至更加神话。于是,活佛老母就显得更加法力无边。山下有一毛贼名郭疤者,夜盗活佛老母塑像,尚未得手便从屋顶摔下,抱头鼠窜至家,全身奇痒难当,昼夜难眠,多方求医无效,后活佛老母不忍看众生受难方托梦与他,让其于香山寺植松柏49株,跪地抓痒49日方自痊愈。郭疤依梦行事,果真灵验。后人为了铭记此佛事,于郭疤者朝跪的地方植树一株,依附松柏,名曰“抓痒树”。

活佛老母夜惩山贼之事不胫而走,香火更甚,香客蜂涌而至,以求阮女庇护。某富贵姨太太心高气傲,妒阮女之能,亲自驱轿上山,入寺探访虚实。待观阮女塑像时,醋意顿生,折断阮女塑像之手,阮女手指顿时鲜血喷涌,溅满其身,姨太太惊惶失色,急唤轿夫抬轿狂奔。逃至寺下一山坡时,姨太太一声惨叫,飞出轿门,滚落至坡脚卧床不起,后人亦称此地为卧坡至今。

时光飞逝了N多年,每逢初一或十五活佛寺的香火和中山寺的香火在元谋盆地依旧旺盛。关于活佛老母有传说:“当初下凡,就是为了拯救元谋盆地一方民众”于水深火热之中,功德圆满已经与羽化升天,无声无息,留下的只是功德业障的渡劫。也有民众说活佛老母在某个夜晚圆寂了,并吩咐“小仙童”坐缸下葬。3年后开缸保其肉身塑金身继续保佑一方民众。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红色火焰传遍祖国大地“打倒牛鬼蛇神”“破四旧”的风气成为那个年代的正能量。当然,活佛寺就成了摧毁的根源,有说当时“破四旧”信众为了保护活佛娘娘的真身把真身背到青龙山的洞子里安放藏了起来,但后来却没了踪迹。本来郁郁葱葱的雷应山(老东山)满山遍野的植被树木,高大的树木数不胜数但是在大跃进期间“全国”几个大口号"赶超英美“.......”大炼钢时代爆发,元谋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元谋建立钢铁指挥部,在凤凰山麓和姜驿地区建冶炼“土炉”70座,以柴为燃料,元谋盆地及其周围、老东山地区、姜驿部分地区的树木被砍伐殆尽,仅炼出劣质铁多吨。(知道元谋为什么这么热了吧?树都被砍光了)

回头再来说一下中山寺,当时也没能幸免有历史资料记载:年土改,寺庙被收归国有,先后被改作仓库、学校,破损殆尽,唯大雄宝殿尚堪修理,佛像仅存一尊。有大居士吕纯修姐妹三人,坚信佛教,留寺不去,每日颂经参拜,从不中缀,种田养畜,以为生计,历四十年,为中山寺之复兴留下根基,其功不可没也。

  年落实宗教政策,经县统战部批准,恢复开放中山寺,由吕纯修任主持,重开佛事活动。一九九一年,因吕纯修年事已高,由法祥法师继任,开始翻修大雄宝殿。同年,学校迁出,恢复中山寺原址,用地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为恢复原庙宇佛像需要巨款,法祥四出化缘,七年间,集得资金五十余万元,其中,昆明佛教信徒捐赠占三分之二,攀枝花市及本地善男信女捐赠占三分之一,又从银行货款七万五千元,共约六十万元。先后在原址上重建山门、天王殿、观音殿、三圣殿和七佛殿。哼哈二将披坚执锐守卫山门,四大天王雄姿勃勃坐镇前殿,观音菩萨慈祥普渡众生瞻仰,如来佛祖统率诸神谕人向善,三圣七佛各司其事,以民为念。

至此,关于活佛老母的故事已经告一段落,有读者说活佛老母是被风吹到雷应山的,但是,中山寺供奉活佛老母就没发解释了,所以,故事版本有滋有味,需要大家去“品尝”,也有读者说活佛老母”真身下落到底怎么样了?其实,作为一种精神信仰,还原地方文化是每一个元谋人都应该去了解、去做的事。无论真身在哪?心中有佛,佛无处不在,佛渡世人,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永天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shihuaa.com/sshjg/68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