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仗花

Pyrostegiavenusta(Ker-Gawl.)Miers

别名

鞭炮花、黄鳝藤、火焰藤

科属

紫葳科、炮仗藤属

分布

原产南美洲巴西,在热带亚洲已广泛作为庭园观赏藤架植物栽培。我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台湾、云南(昆明、西双版纳)等地均有栽培。

形态

藤本,具有丝状卷须,攀援性极强。

藤本,攀援观赏花木,具有较强的蔓延扩展力。

具有三叉叶卷须

叶卷须具有极强的攀附能力,茎与茎、茎与它物,不放过任何机会攀龙附凤。

花器构造

花萼钟状,花冠筒状,尤如橙黄色的一发发炮弹整齐上膛。花开时,花柱与花丝均伸出花冠筒,连串着,状如炮弹炸开,花冠却又被花柱紧紧拉扯倒挂金钟般地垂挂枝头。

花冠筒状,基部收缩,橙红色,裂片5,长椭圆形。花蕾时镊合状排列。花开放后反折,边缘被白色短柔毛。雄蕊着生于花冠筒中部,花药叉开。子房圆柱形,柱头舌状扁平,花柱与花丝均伸出花冠筒外。

开花前,雌蕊明显低于雄蕊,雄蕊花丝等长。随着花的生长,最后雌蕊花柱超过雄蕊花丝,雄蕊明显分成两短两长(二强雄蕊)。

赏花

炮仗花年首次被发现,传入已有中国多年。由于炮仗花生长的生态环境所限,仅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台湾、云南(昆明、西双版纳)等地。

得益于极强的攀缘能力,炮仗花多种植于庭院、栅架、花门和栅栏等处,作垂直绿化、墙体绿化等。

炮仗花从1月开始绽放,一直持续到5月才慢慢结束,其间适逢我国传统新春佳节。古人有“爆竹声中一岁除”诗句,出于环保和安全的考虑,佳节禁止燃放烟花炮竹已成共识,这时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炮仗花就相当的应时应景!

炮仗花具有一种别样的形式美感,也是艺术家眼里难得的创作素材,可谓如诗如画更入心。方楚雄、陈子奋、刘兴建等岭南画家都描绘过炮仗花,也不乏众多诗词爱好者对炮仗花的吟颂。

虞美人·咏炮仗花

老兵宅翁

东君一夜催花雨,唤醒娇娇女。墙头嫩叶衬红腮,乍暖还寒争艳孟春开。上元礼炮当空舞,凝作藤间炬。穿门过院撒金钗,喜庆韶光流彩遍香街

麓山居士:

起句由想象起:“东君一夜催花雨”,东君,在这里意指司花之神,借一夜春雨而催花开;第二句是拟人,用“娇娇女”来比拟美丽娇艳的炮仗花;妙在第三句,嫩叶指物,红腮写人,花如人,人如花,似人似花,似花似人,增添了一种朦胧美。第四句坐实到“花”上,点明炮仗花之开花时节,是在孟春,孟春是春季第一个月,炮仗花就是娇艳地开在这乍暖还寒时节。

上片扣死炮仗花咏叹,下片突然拓开,展开了更加丰富的想象,由花名想到礼炮;由花状想到当空舞;由花色想到火炬、金钗。歇拍结得流光溢彩,喜庆非常,表达了作者对所咏之物的由衷喜爱。

选自——夕阳红论坛

知识卡片

植物变态叶

由于功能改变所引起的形态和结构都发生变化的叶叫变态叶。

如仙人掌的叶变为刺状,以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环境中生活;

生石花、肉锥花、藻玲玉和银叶花属的植物将叶片变成石头或卵石的形态,以躲避动物的掠食。

酸枣、洋槐的托叶变成坚硬的刺,起着保护作用;

豌豆的复叶顶端几片小叶变为卷须,攀缘在其它物体上,补偿了茎杆细弱,支持力不足的弱点。

食虫植物的叶能捕食小虫,这些变态的叶有呈瓶状,如猪笼草;有的为囊状,如狸藻;有的呈盘状,如茅膏菜。在捕虫叶上有分泌粘液和消化液的腺毛,当捕捉到昆虫后,由腺毛分泌消化液,将昆虫消化并吸收。

有的叶变成肉质化,贮藏营养物质,如洋葱的鳞叶,是食用的部分。

在木本植物芽的外面,有由叶变态的芽鳞包围,起着保护幼芽的作用。

在花和花序的基部也有变态的叶,如玉米雌花序外面的苞叶、向日葵花序外面的总苞,具有保护幼小的花和花序的作用。

三角梅花朵没有香味,按理说很难吸引蜜蜂或蝴蝶来为它传花授粉,但为了结果传承子嗣,大量繁衍后代,它有自己特别的“绝招”:将紧贴花瓣的苞片增大,并“染”上红、黄、白、橙红、红白相间等多种艳丽的色彩,使之酷似美丽的花瓣。这样,蜜蜂或蝴蝶就成了它的座上常客,从而解决了传宗接代的难题。

参考文献

《中国植物志》







































白殿疯病擦什么药好
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shanyangy.com/sshtp/2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