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秘宝被遗落人间的宝石
生石花是生石花属(Lithopssp.)植物的总称,被喻为“有生命的石头”。因其形态既像石头、又似屁股,品种多样、色彩斑斓,犹如散落在人间的宝石。 它生于南非岩床缝隙、石砾之中,全年大部分时间都在承受着烈日和风沙的考验,当雨季来临,它绚烂绽放,为荒漠盖上巨大的花毯——生石花。它是番杏科Aizoaceae里的一个大属,原产于南非,根据植株花纹、植株颜色、开花颜色进行品种区别,累计约有上千个品种。 生石花植株矮小,非常肉质化,内部含水量较高,内部基本处于透明状态。有一对连在一起的肉质叶,顶面中央有裂缝,裂缝比肉锥花属深而且长,叶顶部截面比肉锥花属大得多。叶表皮硬,色彩多变,特别是顶端截面有各种颜色的花纹和斑点,有些种类顶部透明。为了免遭食草动物的啃噬,生石花属植物会把自己装扮成毫不起眼的碎石。 这些植物原产南非极干旱地区,那些地区一年也下不了5厘米的雨量。为适应这种极度干旱的环境,整个植株完全看不到茎,却有非常发达的根系,地面部分只有一对高度肉质化的叶片,用来储存水分。而整个植株就如同石头一样躲在石群中,既避免水分的散发,又不至于丧生动物之口,从而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得以种族的延续。 生石花的前世今生 生石花原产自南非,启蒙在欧美,园艺在日本,发展于中国。 欧美爱好者引种繁殖以维护其血统见长,专业大棚繁殖采用一种一笔的模式,严格限制跨种杂交。著名的柯氏编号,也正代表了欧美人士的严谨态度。 日本园艺师擅长杂交选育,在不定向杂交后,往往以万为基数进行播种,若干年后选出少量品相特殊的作为母本,而后开始定向授粉、选育。往复循环,直至新品的基因稳定。岛田保彦,凭借其50余年的杂交选育生石花的积累,无愧于日本石花泰斗的称号。 大陆花农以数量为主线,以菜地为载体,以发扬光大濒危植物为目标,通过大量批发欧美种子进行播种为手段,以百万为单位。将生石花这一原产地濒危植物,推上了外来物种的红线,彻底颠覆了以往一株一价的不利形式,由此开创了生石花论斤卖的大好局面 生存环境 生石花主要分布在沿海,内陆较少。是一种半戈壁半稀树草原的环境,甚至发现有的植物直接浸在了水里(当然不会是泡在水里长得,而是刚下完雨) 生石花或肉锥花喜欢生长在石头缝或粗砂夹杂碎石的荒摊中,这种碎石粗砂的地面在太阳下暴晒很容易导热,将土壤中的水分快速蒸发,这正是生石花多肉储水的原因之一,而砂石地面还有个特点就是夜晚很快的将白天积蓄的热量散发出去,这就给植物造成了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植物营养的积累。 砂石地面还有个特点就是其矿物质含量高,因此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所需的矿质成分。这个道理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岩牡丹属植物和与生石花生活在同一地区的千岁兰栽培时要使用高矿物质土壤(赤玉土)掺杂砂石,甚至岩牡丹类还要添加石膏。 生石花生长的环境均为开阔地带,而不是树荫地。此地带处于海拔-米,强烈的日照会使植株茁壮的生长,而高海拔会使气温不至于将生石花热死(海拔每上升米,平均气温就会降下6度),干燥,土地大干大湿,强烈的日照及和暖的温度造就了这种神奇的生命。 养护方法 光照和温度 生石花在所有时间都需要很强的光照,光照不足容易细弱徒长。但是在酷暑,通风必须良好,否则会晒伤。国内主流的说法是夏天需要遮阴,我曾经也是这么认为的,但现在发现直晒也并没有什么问题(成株和二年苗),信者可以自己试验一下(别拿红大内试)。 冬春转换季节光照骤然变强时,可能会出现晒伤,如果晒伤严重,植物可能会死亡,这种情况需要逐步加强光照让它们有个适应的过程。如果冬天晒的多就没这个问题。 温度方面,中国大部分地区晚春到秋天的温度都适合生石花生长,低温方面,有些品种可以耐受短时间霜冻,但在人工养植中,还是避免冰冻比较安全。一般来说,发皱的比饱满的更耐冻。 盆和土 理想的配土应该透气性良好,弱酸性,干燥迅速。 配土建议用颗粒和营养土混合,可另外加少量草木灰和灭菌药,营养土约占2到5成,比例不用太严格,但是平时要根据所配土的保水性以及养护环境来浇水。 颗粒土----不容易粉,最好有一定的保水能力(没有也可以),粒径大致在2-4mm,再粗点细点也没啥问题。可以选择的常见颗粒土有:兰石/植金石、火山轻石、煤渣、粗砂、塘基石等等等等,不嫌累的筒子可以去砸砖头,武功高深的可以去胸口碎大石。。。。不建议用赤玉土,除非能确保质量,反复浇水--干透情况下不容易产生粉末。市售的赤玉土很多质量不好,浸水后一捻就碎。 营养土----任何质量有保证的都行----最常用的是泥炭土。花市常见的一两块钱一袋的种种所谓营养土是肯定不能用的,多半是根本没进行腐熟的碎叶等+垃圾,属于花卉市场上的黑心棉。 换盆可以两年左右一次,生长季节都可以进行。换盆时大胆修根,新根发育是很快的,只留主根即可,留1-2cm足够,修秃了也没问题,以方便栽种为主,根长了栽起来麻烦,还容易在土里打弯。晾晒不太有必要,即起即修即可种即可当做正常植株浇水晒太阳。 用什么盆都可以,不包括垫层土深成株5-10cm,小苗3-5cm,差不多就行,盆土一次透水以后潮湿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5天。 浇水 生石花的浇水很重要,事实上又很简单:花期后逐步减少浇水,天凉以后断水,无论养护条件如何,整个冬天都不浇,直到蜕皮完成老叶完全干枯,恢复并逐步增加浇水。求保险的话,盛夏略减,秋天正常浇,每次浇透。只要配土合适,根本不用考虑所谓的夏休眠和黄梅天,但是要注意,浇水的一些注意事项: ?在两次浇水中间要让土彻底干透,在土尚湿时不应该再次浇水; ?阴雨天和其他光照不足的情况土最好保持干燥; ?不容易判断土干湿的情况下可以皱了再浇; ?季节转换时候浇水可以兑入灭菌药,减少挂的概率。 ?生长季节可施肥,要淡,不需要太多。 ?新进植株,尤其是大棚出来的,夏天浇水和遮光方面建议保守一些----大多数大棚出来的石头都徒长虚胖。 送一首石头养护顺口溜 希望大家的石头都能养得美美哒 修根不用怕太狠,健康主根留一寸。 泥炭颗粒三七分,潮土上盆等发根。 长高变胖是信号,服盆正常养护好。 石头慢慢成长路,三四五年花苞露。 小苗保水是紧要,成株宁干不要涝。 极端温度总有时,夏怕闷来冬怕湿。 温度适宜通风强,喜光喜水也无妨。 细菌虫害靠观察,一不对劲马上拔。 一蜕少量给点水,大了静观其轮回。 编号品种不重要,跟风不如研其妙。 心生石来石生花,付出不负美年华。 休眠和修根 生石花,在夏季休眠,但是休眠期并不长,休眠期同景天一样需要控水遮阴,休眠期没有固定的时间结束,通常在九月初温度下降的时候。让生石花快速苏醒的方式是修根,方法是将生石花拔出,剪掉下端的须根,留下1到2条主根,留下0.5-1cm的长度即可,然后去除所有须根,晾3-5天就可以种了。 修根前后对比图 修根的目的,一是度夏完的生石花,须根基本都干死了,留着没用,反而容易引起腐烂感染,二个是剪掉部份主根上的伤口处促进新根生长。因为须根是吸收养份的,新根萌发的越多,植株就长得越好。修根后放置几天是为了防止感染,让根的横切面收干,收干后切口后的生石花种下后就可以给水,第一次最好浇带杀菌药的水。 生命的延续--蜕皮 生石花在它们的生命中,有一种极其独特的生理现象--“蜕皮”。当然“蜕皮”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实际上是一种生命的更替:老的肉质叶片逐渐干瘪,新的一对肉质叶片慢慢长大,最终老叶如同一张干枯的皮一样裂开,新的肉质叶暴露在阳光下,重新开始新的发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新的生命有可能会发生裂变,即变成一对肉质叶片,我们称其为分成“双头”。等到了当年的秋天,花苞会从一对肉质叶片的裂缝中钻出来,实现生命中最重要的环节-有性繁殖。 为对抗炎热的夏季,生石花会出现夏休眠的情况,即类似冬眠,减少对水分的需求。而这时候,理论上说,正好老的肉质叶片完全干瘪,完成新老交接。这在原产地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这些植物来到中国,由于环境变得湿润,水分充足,经常会发生导致老叶不能顺利干瘪,我们在种植中,常常发现有老叶和新叶共生的情况。这样到了夏天,特别是江南地区,湿热同步的气候,使无法完成顺利蜕皮的生石花老叶,极容易发生腐烂,最终使植株变成一滩水而死亡。 蜕皮过程中的生石花 生石花蜕皮基本都在春季,新的叶片在冬季里已经开始缓慢孕育,春季到来的时候,新叶开始快速生长,在这个生长的过程中,新叶主要依靠吸取老叶的营养以及空气中的水份,阳光来充实自身。随着新叶的生长,老叶会皱缩、干瘪,最后被疯狂的娃子吮吸的只剩下一层薄皮,生石花蜕皮,其实是新叶长出,老叶褪去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常是滴水不浇的,浇水不但容易蜕皮困难,还容易引起徒长,生石花长高了就难看了。 生石花蜕皮是一个很缓慢的过程,基本持续数月。当老皮褪去的时候,基本种荚也已经成熟,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摘取种荚,储存于通风遮荫的的环境中,以备秋天播种。 刚开始蜕皮的生石花,露出新叶片 蜕皮到一半的生石花 蜕皮结束的生石花,老叶片完全干掉了 湿度过大,蜕皮困难的生石花 湿度过大,蜕皮后徒长的生石花 在我看来,生石花的“蜕皮”现象,可称为植物中最经典新陈代谢。看到生石花的老皮渐渐干枯固然有些伤感,但是新生的生命那种充满生机的艳丽,不是意味着生命的未来更加辉煌吗? 更多美图欣赏 全文完,感谢您的阅读与点赞 肉肉肉欢迎各位朋友踊跃投稿 投稿/合作联系:apigcanfly 喜欢肉肉的朋友,可以长按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浙江治疗白癜风医院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shanyangy.com/sshtp/630.html
- 上一篇文章: 你绝没看过的花,真漂亮
- 下一篇文章: 如何养生石花一年四季全年度养护攻略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