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迷们,上万盆多肉在辰山植物园一齐卖
金秋十月,正是多肉植物最美的季节。首届多肉植物精品展正在上海辰山植物园世界最大沙漠植物单体馆——沙生植物馆内举行。展览将持续至10月7日。 以“多肉齐卖萌”为主题的本次展览,展出盆精品多肉和上万盆多肉组景,包括“刺身仙掌”仙人掌类、“景天天景”景天类、“卷鸣心声”十二卷(百合科)类、“屁股朝天”生石花(番杏科)类、“铁骨柔情”大戟科类等精品多肉植物。 多肉展简介观赏时间:9月26日至10月7日 观赏地点:展览温室沙生植物馆 简介:沙生植物馆内布置了数千种、上万盆的多肉植物,其中不乏从国外进口的珍稀品种,主要以精品十二卷为主。 看点: 1.景天科类:山地玫瑰、芙蓉雪莲、组合景天等; 2.仙人掌科类:狐狸尾巴、欣顿花笼、银冠玉、花牡丹等群生品种; 3.十二卷(百合科)类:万象、玉扇、雨露等; 4.生石花(番杏科)类:各种个体、群生生石花品种; 5.块根(大戟科、萝摩科)类:贝乔腺蔓、惠比须笑、龟甲龙、球腺蔓、飞龙、孔雀丸、火星人等大型块根品种; 6.漆树、百岁兰、芦荟、龙舌兰等; 7. 精品多肉植物齐亮相你见过长得像兔耳、熊爪、蟹爪、鹰爪、火星人等各种形态的多肉植物吗?据介绍,本次展览将集中展示一批精品多肉植物,其中不乏各式奇形怪状的珍奇特色品种。 沙生植物馆入口处左侧,有一株形似龟甲的50多岁“龟甲龙”,宽度和高度都在50厘米左右。由于它成株后茎基部膨大,表皮龟裂,形似龟甲而得名。“龟甲龙”边上,还有一株“龟纹木棉”,外观略有相似,但科属不同。 据介绍,“龟甲龙”为薯蓣科,“龟纹木棉”为锦葵科,所以前者是攀援型生长,后者则是树木式的。 记者看到,“龟甲龙”对面还种有“寿命最长的叶子”百岁兰。“在原生态环境中,百岁兰的叶子会围绕着当中的球形生长。因为沙漠的瞬间温度很高,有时要五六十度,这样能起到保护作用。” 据负责人介绍说,这次展览以各种多肉营造地形环境,根据植物的株型搭配,把个体融入到景观之中,凸显个体之美。 展馆西侧的仙人掌科区域,展出了酷似狐狸尾巴的“九尾狐”,在国内十分罕见。记者看到,这株九尾狐的肉质茎从盆中向下垂挂约1米,全身披着绒绒的柔软毛刺,远看极像长短不一的狐狸尾巴。 据介绍,这株原产南美的“九尾狐”,为全亚洲最大的一株,曾获年多肉植物金奖。“九尾狐”旁,还有被誉为“多肉界大熊猫”的“龟甲牡丹”,俗称“野龟”。 据介绍,球径在15-20厘米大小的“野龟”,至少需要生长年,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明文保护的一级濒危植物。此外,还有原产墨西哥新莱昂州峡谷中的岩壁上、直至上世纪90年代才发现的新顿花笼。本次展品为国内唯一一株多年野生三头标本株。由于极难栽培,且生长极缓慢,故而非常罕见。 展馆东侧的景天科区域,有着叶片旋转生长的“多叶芦荟”、枝条下垂的块茎多肉植物“九头龙”、宛若含苞待放绿玫瑰的“山地玫瑰”等珍贵品种,以及“雪莲”、“黑王子”、“筒叶花月”等许多老桩。而在十二卷区域,则有不少不可复制的世界唯一品种,包括灯芯玉露锦、玉露锦群生等。 更多多肉精美的多肉场景活动现场布置了两处景点,包括家庭园艺多肉场景“不可居无肉”和图腾部落原始场景“沙海寻洲”,从不同角度和设计理念,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震撼人心的多肉植物精品展。 数十种多肉植物布置的东南亚风情小亭、欧式休闲桌椅……“不可居无肉”的灵感主题来自于北宋诗人苏轼的《于潜僧绿筠轩》。诗的本意表达了作者对竹的喜爱,而主办方这次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将景点命名为“不可居无肉”,以此表达对多肉的喜爱。这一景点设计结合了家庭园艺的特点,以喷泉、容器、画框、花环等元素,展现了一处居家场景的多肉花园。 其中,场景作品《爱之蔓》以夹竹桃科或萝摩科吊灯花属植物呈现,内部的花瓣好似灯丝一样连接四周,花朵中心就像是一根毛茸茸的棒棒糖从内部伸出,极富美感。此外,园内各处分布的大大小小十来个多肉画框,将多肉植物与绘画艺术相结合,吸引众多游客的眼球。 而位于美洲仙人掌区的“沙海寻洲”,则犹如一片沙漠中的绿洲。根据其场地位于一个拐角的特性,突出“寻”字,且富有神秘感地表现出该场地原有图腾原始而又神秘的风情。 更多场景岁的巨人柱和象腿漆走进沙生植物馆,国内最大的一株的象腿漆在入口处迎客。据介绍,这株多岁的象腿漆是首次在上海的植物园进行展出。 展馆内,同样多岁的还有辰山植物园“镇馆之宝”之一的巨人柱。经全球照片比对,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它是全世界株形最美最健康的一株。记者看到,这株高大挺拔的巨人柱,种于展馆的中心位置,高4米多、宽约1.2米。站在它的一旁,成年人都显得十分渺小,让人仿佛置身于美国好莱坞的“西部片”中。由于入园时间较短,这株巨人柱目前还用支架用作固定。 据介绍,为了维持这株巨人柱的健康形态,园方特意选择将其种于沙生植物馆最通风的位置,并采用水份、温度、光线等控制调节,以防徒长。“佘山的温度和湿度相对较高,温度一高就会减弱紫外线。紫外线少了它就会徒长,所以必须控制好水份。像现在这个季节,正是巨人柱长身体的时候,大约一个半月浇一次水就够了。”据观察,这株巨人柱的顶端皮层颜色较嫩,目前正值生长期。 据悉,巨人柱生长缓慢,在野生状态下种子发芽30年才能长到1米高,以后生长稍快,平均10年长10厘米左右,50岁后开能花。国内多个植物园实践表明,它移植困难,因此成为沙生植物馆内最壮观但也最神秘的种类之一。 相关科普景天科类:景天类分布最广,集中分布在非洲南部和西南部、中美洲,属叶多肉的植物类群,大多喜温暖干燥环境,但常生长在较寒冷地区。景天科植物叶通常呈莲座状排列,园艺品种繁多,常见的有莲花掌属、银波锦属、石莲花属、长生草属、景天属、珈蓝菜属、青锁龙属等。 仙人掌类:因其具有独特的刺座,通常被单独列出,称为仙人掌类。大部分生长于美洲干旱的荒漠中,为了适应干旱少雨的恶劣环境,大多数仙人掌的叶演化成刺状或绒毛状,一方面可减少水分蒸发,另一方面可在夜间温度降低时凝结空气中的水分;其茎内发达的储水组织在雨季也可吸收存储大量水分,旱季的时候供植物体生存需要。仙人掌类植物以其多姿的株态、多变的茎棱、多样的刺毛、多彩的花朵,成为植物世界中的一朵奇葩。有高达十多米的巨人柱,也有直径1厘米左右的松露玉。四大名球:光山、菊水、花笼、帝冠。 十二卷类:十二卷类为黄脂木科(APG系统)或百合科(恩格勒系统)十二卷属植物,属内大多种类小巧可爱、易于栽培,尤其是玉扇、万象的一些品种,生长缓慢,加上长期的人工栽培选育,植物表型丰富,深受一些高端玩家的热捧。十二卷属植物原产南非、斯威士兰、莫桑比克,少数种类分布延伸至纳米比亚。 龙舌兰类:天门冬科(APG系统)或石蒜科(恩格勒系统)龙舌兰属植物的统称。该属植物大多一生只开一次花,当植株成熟后,会从生长点长出高大的花序,花后结实,植株渐渐枯萎。龙舌兰属植物不仅用作观赏,而且还有颇高的经济价值,如剑麻可提供优质的纤维,墨西哥人则用龙舌兰的汁液酿造出闻名的龙舌兰酒。 大戟科:部分大戟科多肉植物形态上与仙人掌科植物相似,叶通常早落,茎的形状变化多样,植物的贮水组织主要分布在茎部或者膨大的茎基。但大多数种类汁液有毒,栽培时应避免接触其汁液。 蔡斌王颖斐/摄 新鲜、权威的松江新闻每日送达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shanyangy.com/sshyt/865.html
- 上一篇文章: 有这份就介绍够了常见多肉植物配土基质说
- 下一篇文章: 如何养好多肉,这些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