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动物植物王国探秘版纳傣寨文化
走近动植物王国·探秘版纳傣寨文化 亲子/研学 雨林普洱茶傣族亚洲象 ★活动亮点 ★设计源起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让孩子:学科普、笑一路、交一友、动次手、看反差、快成长。体验民族文化、穿越原始森林、品尝各色美食。 ★活动内容 普洱茶文化、热带植物、热带雨林、走近亚洲象、傣族风情、绿色博物馆、中科院勐仑植物园。 ★活动类型 少数民族文化零距离学习体验旅行: “少”数民族风俗文化、“少”有的科普的目的地 “少”不了的著名景点、“少”不了的一路特色美食 “少”不了的不包场活动、“少”不了的一次难忘旅行 ★参加的“多”个理由 1)“多”个民族:傣族、汉族 2)“多”餐美食:、汉餐茶餐、傣族风情席、绿叶宴、雨林宴、象餐、孔雀宴。 3)“多”种活动:采茶、制茶、闻香之旅、乌兰魅影、雨林穿越、抓鱼、摘菠萝、小象公益、制陶造纸、书写贝叶经、泼水、联欢。 4)“多”样景观:茶山、植物园、野雨林、野象谷、吊脚楼、傣族村寨。 ★5大主题 金-植物科普:金字招牌-中科院植物园,了解不同香味的植物。 木-热带雨林:乔木攀爬,野雨林撒欢。 火-傣寨村寨: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背后隐藏一个火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去挖掘。 土-大象课程:聆听亚洲象的故事、了解亚洲象的生存环境,零距离与大象互动。 水-普洱茶道:茶饮、国饮,上山采茶、茶厂制茶。 ★设计理念 勤劳善良的傣族猫哆哩、哨哆哩(男女),在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世代生活。他们用造纸、制陶改变自己的生活,用贝叶经记录了自己的历史,用泼水、联欢来分享快乐;他们与原始森林和谐相处,把各种植物变成食物,学会用茶叶来调节饮食结构;他们与动物们和谐相处,但是社会的发展,造成了越来越严重的人象冲突,贪婪让人民为了获取象牙制品而猎杀大象。我们利用专家的帮助,多国联动,与大象和谐相处,建设我们的美丽的家园(植物园)。 ★研学目的地 1、绿色博物馆:专业的绿色教育博物馆,研学实践教育总纲、亚洲象课程基地。 2、野象谷:亚洲象科普馆、亚洲象的家——野象谷。 3、中科院勐仑植物园:中国第一批研学基地、AAAAA景区,版纳首选研学目的地。 4、普洱茶山:大树茶山、精致的研学目的地,百姓的普洱茶文化。 5、热带雨林:下车50米就进入原始森林,省时省力;历史景区,现在原始,野趣又安全。 6、傣族村寨:离景洪30公里,第二代建筑保存完整(木头、土瓦),傣寨文化多样,没有过度商业化。 ★研学特色 1、科技运用。研学指导师教你:运用手机自主研发APP依托北斗卫星系统完成活动课程。 2、走近亚洲象。环境教育专家讲座:亚洲象生存环境、人象冲突、大象足迹、近距离观察。 3、热带植物。科普老师和你探究:神奇的跳舞草、猪笼草等热带植物、夜观动植物。 4、沟谷雨林。科普老师和你发现:箭毒木、大板根、绞杀榕等热带雨林特有的景观。 5、穿越热带雨林。专业教你护航:穿越雨林,学习户外生成技能。 6、普洱茶文化。茶农带你:采茶、制茶、品茶,体验普洱茶劳动知识。 7、傣寨文化。哨哆哩(傣寨姑娘)等你体验:造纸、制陶、贝叶经、泼水、联欢。 ★研学主题 1、人文沉淀:在茶山上,学习世代茶农沉淀的种茶、采茶、品茶的基本知识和成果。 2、珍爱生命:在热带雨林,学习户外生存知识,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3、勇于探索:在中科院植物园,通过观察各种动植物的生存现象,能够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并通过通过科学方法检验求证,并得出结论。 4、批评质疑:在野象谷看大象表演,对背后训象的故事敢于质疑。 5、健全人格:在曼掌傣族村寨,通过结对子、交朋友,体验文化,学习傣族人民的生活智慧。 6、国际理解:通过了解“亚洲象”这一国际公民的生成环境、人象冲突、象牙交易等现状,认识到保护亚洲象是一个国际课题。 7、技术运用:使用北斗研学管理系统,理解技术与学习的有机联系,激发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 ★适合学段 5-12周岁 第一部分:课程内容 一 课程名称:雨林·大象·生态 课程课堂环境 “曼糯”傣语意为水潭村,是个历史悠久的傣族村寨,位于云南省景洪市大渡岗乡大荒坝村,地处勐养自然保护区边缘,这里的村民生活简单而古朴,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傣族文化。 这里是我国一带一路和泛亚铁路途通往东南亚国家的起点。周边是西双版纳野象谷森林公园、中科院植物园等著名旅游景区。依托天然的区位优势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致。同学们可以在这里体验和学习原生态的自然和人文生活和科学知识。 课堂课程设计 01 学习点 傣族曼糯村研学营地 02 主要学习活动 现场教学: 1.实地参观村寨,体验傣族、布朗族的生活。 2.调查亚洲象的生存环境和生态保护。 3.通过热带雨林的体验生活,学习环保知识。 体验教学: 1.参观村寨、和傣族人面对面交流;学做傣族美食;学习民族歌舞和语言; 2.在老师指导下,学习热带雨林的知识; 3.在老师指导下,践行“垃圾不落地”原则。 互动教学: 现场指导、现场问答、现场采集数据。 03 学习的预期目标 现场教学: 1.学习少数民族人的生活智慧,懂得民族要自立,文化当自强的道理。认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2.通过户外调查和探索实践,学习热带雨林动、植物的知识。 3.践行“垃圾不落地”的环保生活原则,懂得立德树人要从小事做起。 体验教学: 1.亲手做好一道民族美食,学会一段民族歌和舞。 2.认识雨林1-2种动物(昆虫)或者植物,在老师指导下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调查濒危物种“亚洲象”的生存现状。 3.认识什么是垃圾?践行“垃圾不落地”原则,分享给身边的人。 互动教学: 分享心得体会,指导完成作业。 二 课程名称:西双版纳植物园 课程课堂环境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首批4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云南省优秀景区,地处距景洪70公里处的勐腊县勐仑镇,故又称为动仑植物园。该园于年1月1日在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领导下创建。整个小岛占地面积公顷,海拔米,是我国面积最大、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植物园。 这里到处草木葱茏,繁花似锦。园内有国树国花园、名人名树园、树木园、榕树园、棕榈园、百竹园、水生植物园等35个独具科学内涵的专类园区,有引自国内外的一万多种热带植物,构成了一幅幅美丽奇异的画面。在这里有会开花的铁树、会跳舞的草,您还会看到有“老茎生花”、“植物绞杀”、“独树成林”和“空中花园”等热带雨林奇观,同学们可以了解到无比丰富的植物学知识。 课堂课程设计 01 学习点 西双版纳植物园内 02 主要学习活动 现场教学: 讲解植物园的历史和相关名人。学习植物学有关知识。见识一些植物的自然现象。 体验教学: 找寻相关植物,见识独特植物现象,学习科学知识。 互动教学: 答疑、解惑、动手实践。 03 学习的预期目标 现场教学: 听科学家的励志故事。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了解植物园对我国经济、国防和科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体验教学: 缅怀前人,探索野外调研,获取知识的手段。 互动教学: 指导完成作业。 三 课程名称:热带雨林的传奇(闻香之旅) 课程课堂环境 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地处距景洪70公里的动腊县动仑镇,动仑意为“柔软的平川”,故又称为动仑植物园。在这里,具有“亚洲多瑙河”之称的澜泡江一湄公河支流罗梭江,呈现“一江碧水西折东,勾出半岛葫芦形”,植物园就坐落在这个景色如画的葫芦形半岛上。该园于年在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领导下创建。整个小岛占地面积l公顷,海拔米,已成为一个集科学研究、种质保存、科普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是我国面积最大、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植物园。这里到处草木葱茏、繁花似锦。园内有国树国花园、名人名树园、树木园、榕树园、棕榈园、百竹园、水生植物园等40个独具科学内涵的专类园区,有引自国内外的多种热带植物,构成了一幅幅美丽奇异的画面。在这里有会开花的铁树、会跳舞的草,同学们会看到“老茎生花”“植物绞杀”“独树成林”和“空中花园”等热带雨林奇观,了解到无比丰富的植物学知识。 课堂课程设计 01 学习点 热带雨林植物园南药园场地 02 主要学习活动 现场教学: 实地参观热带雨林植物园区,了解神奇的植物。 体验教学: 通过暂时屏蔽一些人体器官的功能,用其它功能延伸来认识热带雨林。 互动教学: 分享热带雨林气候的植物和人文地理。 03 学习的预期目标 现场教学: 了解“老茎生花”、“独树成林”、“”空中花园”这些奇观所对应的植物和形成原因。 体验教学: 加深知识学习,学会团队合作精神。 互动教学: 个人分享和总结自己的收获。 四 课程名称:傣族村 课程课堂环境 “曼掌”傣语意为大象寨,是个已有多年历史的傣族村寨,位于景洪市勐养镇,这里的村民生活简单而古朴,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傣族文化。村民至今保持着织锦、竹编、慢轮制陶、刻写贝叶经、造纸、傣族剪纸、制作高升、酿酒等傣族传统生活习俗。竹楼下,咪涛织锦、制陶忙;庭院里,波涛刻写贝叶经文;文化室里,少儿学习着傣文;菩提树下,葫芦丝悠扬……这些带着浓郁傣味的新农村乡土文化阵容,散落在曼掌村,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在这里,我们一起探寻古老的傣文化的根——中国古代民族“百越”的文化。从这些非物质文化技艺,可以看出中国南方地区和东南亚地区文化的关联性,意义深刻。 课堂课程设计 01 学习点 傣族曼掌村 02 主要学习活动 现场教学: 实地参观村寨,体验傣族生活。 体验教学: 参观傣家竹楼,非遗技艺的实地学习:刻贝叶经、做土陶、做傣纸、参观傣锦的制作。学习傣族舞“嘎光舞”。 互动教学: 泼水活动、歌舞教学。 03 学习的预期目标 现场教学: 直观了解傣族村寨生活。感受当地气候、物产和人文特点,初步了解“傣”民族及分布。 体验教学: 学习非遗技艺,制作一个自己的陶艺、傣纸,刻一段贝叶经,体会民族文化要传承需要的元素。 互动教学: 指导完成作业。 五 课程名称:傣“味”文化 课程课堂环境 云南十八怪里有“鲜花能做下酒菜”“鸡蛋串着卖”中体现出来的是物产富饶和风俗独特,而“民以食为天”这一理念中,则包含有每一个民族文化发展、传承的“DNA”。傣族菜可说是一种非常符合现代人健康观念的料理,尤其是它的烹调方法,几乎不使用任何的盐、味精,而且少油。只是添加了大量的野生植物物香野草野菜、青柠檬汁及鱼露,含有丰富的维他命C、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避免胆固醇过高,经常享用傣族菜不但可以调整体重,对健康也有很大的益处。 让我们在一顿独特的傣“味”美食中,好好总结和发现这个稻作民族的美食精华和蕴藏其间的科学道理! 课堂课程设计 01 学习点 傣族曼掌村“傣味”饮食。 02 主要学习活动 现场教学: 讲解傣族与饮食文化。 体验教学: 美食体验和探究食材以及制作方法。 互动教学: 答疑、解惑。 03 学习的预期目标 现场教学: 学会分析总结,学会生活。 体验教学: 探讨为什么傣族喜欢吃糯米,总结傣“味”的几种口味和制作手法。进而探讨形成这些口味和制作手法的原因。 互动教学: 指导完成作业。 第二部分:行程安排 第1天:各地-西双版纳- 16:00-16:50版纳接机 专业的接机团队,一下飞机就有人带领您进入新的大家庭。 餐自理 树城大酒店或同级 树城大酒店位于景洪市嘎洒镇东盟国际,毗邻温泉、大型花海。酒店拥有风格特异各类客房,并提供免费的停车场。所有客房布置完善细致,设施齐备健全,独特的东南亚装饰风格,环境舒适自由;均设有空调、卫星闭路电视、市内直拨电话、多媒体宽带网络、独立淋浴室等设施,令其起居倍感愉悦。 中庭视觉通达,采光良好,并建有独特的泰式喷泉。另设有自助早餐、自助西餐、茶吧,购物区,购物区摆放有本地生态大树茶、特色傣陶、玉石手串,同时设有独立的棋牌室,以及可容纳50人的会议室,使您在舟车劳顿及工作闲暇之余,充分享受无微不至的呵护。 第2天: “中国云南亚洲象种源繁育基地”----野象谷 08:00-08:00酒店早餐 08:00-09:00茶文化课 普洱茶、绿茶、花茶的差别。 09:00-10:30茶山采大树茶 在当地专人的带领下,孩子们背上背篓、带上草帽、涂上防蚊液,前往勐娜西温泉客栈后面的茶山,学习采摘大树茶叶,体验采茶乐趣,识别大树茶、感受茶农采茶艰辛。 制茶品茗体验 下山后在茶庄观摩茶艺老师演示制茶过程,游学者品尝一壶亲自动手采摘的茶叶。学会泡普洱茶,品茶。 13:10-14:10参观亚洲象博物馆 了解亚洲象生存的环境,人与象冲突的现状,思考如何保护亚洲象。 14:10-16:10小象公益 在大象学校,听讲解员讲解大象的故事,探访被救助的小象,和大象互动,设计大象救助计划。做一次亚洲象保护形象大使,清理象舍,给大象洗澡、喂食,有爱互动。通过与大象接触,了解到自身的责任,并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每组制订大象保护计划,让我们共同呼吁及倡导:“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12:30-13:30野象谷基础象餐(宴) 体验五彩缤纷大象餐美食。 晚上入住树城大酒店 第三天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08:00-08:30酒店早餐 14:30-15:30游勐仑植物园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年1月1日在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领导下创建,是目前中国最大和保存物种最多的植物园、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现已成为“国家知识创新基地”、“全国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教基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游客们在植物园观看识别园内植物,加深对热带雨林的了解。 15:30-17:30版纳闻香之旅 由导师进行知识讲解和是否。游学者们学习如何通过气味辨识植物,实地认识若干种有食用或药用价值的热带植物。通过活动锻炼观察力,增长植物知识。 18:30-19:50乌兰魅影 夜游植物园,发现植物王国夜晚的秘密,了解雨林生物的生存智慧,挑战暗夜独行,感受夜晚的乐趣。 第4天:木-热带雨林 08:00-08:30酒店早餐 09:00-11:00雨林穿越 体验热带雨林,和爸爸妈妈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下车50米便可以进入原始森林,穿越4公里,部分石板路、部分朔溪(安全性高)、穿越难度小挑战、终点是个小瀑布。行程轻松,植被丰富,树木高大,还可以了解到当地人(哈尼族僾伲人)的生活状态。 10:30-11:30山涧抓鱼或螃蟹 在曼么新寨游客带上简单的捕鱼工具,下到干净清凉的河水里捕鱼,体验儿时简单的快乐。幸运的你,可能会抓到螃蟹哦,问题来了:这里的螃蟹属于山珍还是海味? 11:30-12:30摘菠萝 分享快乐,体验砍菠萝乐趣,也许很多小朋友大朋友都没有见过菠萝长的是什么样子。如果没有成熟的菠萝,改成采摘其他水果。 12:30-13:30雨林宴 爱伲人源自于古老的哈尼族,是哈尼族的一个分支。为了生存,从大山深处来到炎热的河谷地区,古老的民族深蕴大自然“天人合一”的精髓。依托自然的原生态生活方式为今天的世人所注目!他们懂得赡养老人、他们敬重大自然,他们更会享受大自然!孩子们在原始雨林里参与烹制绿色健康的食物,享用爱伲雨林大餐 14:30-16:0发现告庄 告庄西双景为傣语,汉意为“九塔十二寨”,旨在重现古时景洪盛景,打造一个繁华昌盛的“景洪城中之城”。其根植于西双版纳傣族文化,融合大金三角、湄公河流域傣泰文化精华,引进现代前沿思想,缔造前所未有的大金三角傣泰文明之心,引领西双版纳旅游地产,铸就西双版纳城市新名片,呈现文化体验之都、休闲度假之都、旅游商贸之都、国际商务之都、傣泰生活之都、时尚繁华之都。这里可以体会历史上的傣泐文化对东南亚尤其是泰国的影响。到今天依然能感受到这种同宗文化的魅力! 18:20-18:40树城大酒店 第5天: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年历史村寨曼掌村 9:30-10:30曼掌村刻贝叶经 贝叶经就是写在贝树叶子上的经文,素有“佛教熊猫”之称的贝叶经源于古印度。在贝叶经非遗传承人的组织下,游学者们来到曼掌村特定活动地点,当地工作人员为游学者准备了树叶、刻刀等刻字工具,非遗老师讲解贝叶经的由来并示范写做过程,游学者们观摩后每人刻写制作一段经文,完成后老师进行指导点评,游学者们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傣泐文这种独特文字。 10:30-11:30曼掌村慢转轮陶艺 在当地陶艺师的带领下,游学者们在曼掌村指定活动地点学习制陶,傣族自古喜爱用陶,制陶在傣语中称为“板磨”,俗称“土锅”。陶艺师首先向大家介绍傣族制陶工具和制陶过程,当地村民为游学者们提前准备了陶泥,转轮、木拍等工具。游学者边制作边听取陶艺师传授制陶经验,在制作过程中不断进步最终完成自己的作品。陶艺师傅逐一给每人的作品进行点评,结束后大家分享经验并合照留念。 11:30-12:30孔雀宴 “孔雀宴”并不是吃孔雀。而是品傣族的特色菜式,凉热荤素煎炒烹炸合理搭配,色香味形面面俱到。当然也有版纳傣族的饮食特点,比如糯米美食;还有汉族风味镶嵌其中。 12:30-13:30曼掌村傣族造纸 傣族手工纸又称为“棉纸”“缅纸”“构皮纸”,具有韧性好、虫不蛀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在曼掌村造纸老师的组织下,游学者们来到曼掌村居民家,老师先讲解傣族手工纸的制作工程并示范,游学者一边亲自体验一边从古法造纸的材料、制作、工艺流程等生产环节了解傣族人这门技艺的传承现状和价值。 13:30-14:30曼掌村泼水狂欢 泼水节源于印度,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至今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到了节日,傣族男女老少穿上盛装,妇女们各挑一担清水为佛像洗尘,求佛灵保佑。"浴佛"完毕,人们就开始相互泼水,表示祝福,希望用圣洁的水冲走疾病和灾难,换来美好幸福的生活。在傣族人看来,泼水就是一种祝福,让孩子们一同与傣家人共欢乐吧!冬天的版纳并不冷,好客的傣寨人民冬天泼水又是别有风味,会用树叶沾水,轻轻洒在你的身上,寓意平安吉祥,同时教大家跳傣寨舞蹈。穿上傣寨服装,融进去体验傣家狂欢季。 14:30-15:30漫步傣寨 漫步傣寨,参观傣族特色吊角楼建筑,了解当地傣族生活日常。通过参观傣族村寨,实地考察傣家竹楼这种“干栏式建筑”的特色。 15:30-16:30傣族手抓饭 手抓饭用芭蕉叶或众饭合盛一团糯米饭,随带盐巴、辣子、酸肉、烧鸡、喃咪(傣语,意为酱)、青苔松即可进食。孩子们在曼掌村品尝傣家的代表特色手抓饭,体验傣族风情。 16:30-18:30曼掌村傣族伴餐联欢 孩子们在曼掌村观赏傣族的热情表演,倾听她们的歌声、舞蹈;与当地村民一起联欢,实际学习傣族歌舞,在玩中学,学中做,做中悟。体验悠久的、特色十足的歌舞傣文化。同时学会和当地人交流沟通。 第6天:景洪-送机 08:00-08:30酒店早餐 08:30-10:00版纳送机 结束神奇的雨林版纳之旅,送达嘎洒机场,乘机回到温暖的家。是否有一种不想回家的感觉。 第三部分:费用说明 服务标准 1、住宿:1晚傣族民居、4晚酒店标间。 2、用餐:4早8正,雨林宴、孔雀宴等当地特色餐饮。 3、用车:根据人数定车型,提供空调巴士 4、门票:中科院植物园门票、野象谷、其他地方均为原生态景点。 5、活动:闻香之旅、乌兰魅影、结对子、造纸、贝叶经、制陶、泼水、联欢、大象课程、小象公益、等活动。 6、导游:全程导游、当地土人(村民或能人或老师)。 7、旅游意外险和旅游组合险。 8、儿童占床补元单房差(含早餐)。 9、提供免费接送机服务。 价格:一大一小,两大一小,(单房差) 早鸟优惠价:年12月20日,四人同行,每人优惠元 团期: 第一期:年1月26日—31日 第二期:年2月1日—6日 第三期:年2月14—19日(春节期间加元) 其他说明:成团人数15人成团,35人封团 退改说明:30—20天退% 20-15天退50% 15-5天退30% 5—0天不退费 注意事项 1、西双版纳温度夏季24-35℃,冬天12-20℃。 2、请穿着舒适的户外休闲服装或运动服装,午间着装可以以短袖为主,带件冲锋衣(早晚温差比较大,下雨变冷,冬季防雾)。最好备一双防滑户外运动鞋和一双凉鞋。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气候天气多变,请自备好雨具和防晒用品。 3、乘车时间较长,有晕车的客人,请提前准备晕车药。村寨和森林里蚊虫多,请注意防止蚊虫叮咬。防中暑药(例如霍香正气胶囊)都是不可缺少的。 4、走进热带雨林,不穿鲜艳的衣服,请戴好帽子,雨林中很多植物有刺、有毒,不要用手随意去摘碰植物,不要随意去闻野花、品尝野果,以免被刮伤或中毒。 5、西双版纳周边热带雨林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需加倍保护,在森林里注意防火,烟头、塑料制品、玻璃制品、金属制品等垃圾不要乱丢,随身带走或掩埋;不能随意破坏植物或伤害野生动物。 6、森林中有些路段路况不是很好,徒步时请放慢速度,不要蹦蹦跳跳的,以免扭伤脚;前后不能脱离队伍,以免发生意外,没法照应。 7、西双版纳的傣族、爱伲族和其他的少数民族,忌讳较多,要懂得入乡随俗,如:住房的神柱不能靠、小和尚的头不能摸、火塘不能跨过等等;尊重地方少数民族习俗,人物摄影最好要经本人同意,进入村寨后不要乱走乱串,小心有狗。 8、听从领队指挥,未经领队的许可,不可以单独行动,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倡导自助与必要的互助相结合的自助旅游活动理念。 9、强调团队精神,顾全大局,有良好的集体观念,遵守时间,乐于帮助其他人,遵守互帮互助、助人为乐、女士优先原则,倡导在野外就地解决问题、克服困难。 10、因热带雨林、路况和线路难以确认,如发生迷路等意外情况,请大家谅解,请和领队协力解决; 11、成员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问题应及时与领队沟通,方便领队做安排。 12、任何户外运动都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听从领队指挥,如因自身原因导致严重后果,领队不负任何责任。 13、西双版纳饮食主题以酸辣、烧、烤、为主,炖为辅,菜品开胃,非常美味。 装备说明 自备物品:双肩包一个,水壶、换洗衣物(速干衣或较为轻便长袖衣裤)、巧克力或牛肉干等补充体力食物。自备消食片,协助消化美食。 公用装备:安全装备、急救药品,不提供内服药物。 服务保障 1、饮食服务保障:安排有卫生许可证,卫生达标餐厅为师生提供健康营养卫生的餐饮服务并24小时留样。 2、交通安全及服务保障: 提供全程交通用车服务,提供有资质的的两年内空调旅游大巴,安排有相关资质、旅游大巴驾驶经验丰富的司机;保证每人一正座,每个座位都有安全带,前面两排不安排孩子就座。 3、导游服务保障:每团安排我司领导随团领队。安排有爱心有耐心的全陪导游、地接导游具有专业资格证书,拥有丰富的带游学团经验,提供优质服务,确保安全顺利。 4、医疗保障:随队安排具有红十字急救员资质的工作人员,随身携带急救小药箱,每天测量体温,如遇孩子生病,及时与家长联系并送医,安排专人看护。 5、跟进反馈保障:安排随团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拍照,记录游学动态。每天在家长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shihuaa.com/sshyz/66450.html
- 上一篇文章: 宋朝之后,再无宋朝
- 下一篇文章: 建议收藏健康管理师考试进入倒计时,常考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