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01、健康教育的概念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全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有利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02、健康促进的概念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他们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促进行为和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环境支持的综合体。包含了个人和群体的行为改变,以及政府行为(社会环境)改变两个方面。03、“知信行”模式(KAP)的概念“知信行”是知识、信念和行为的简称,健康教育的知-信-行(KABP或KAP)模式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以知识为基础,以信念为动力,以行为为目标)04、健康信念模式(HBM)的概念理论强调感知在决策中的重要性,影响感知的因素很多,是运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理论模式。人们在决定是否采纳某健康行为时,首先要对疾病的威胁进行判断,然后对预防疾病的价值、采纳健康行为对改善健康状况的期望和克服行动障碍的能力作出判断,最后才会作出是否采纳健康行为的决定。05、健康信念模式(HBM)的内容(1)感知疾病的威胁:①疾病的易感性;②感知疾病的严重性。(2)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①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②感知健康行为的障碍。(3)自我效能:强调自信心对产生行为的作用。(4)提示因素:包括大众媒介、医生建议、家人或朋友患有此疾病。(5)社会人口学因素:包括个人体征以及个体具有的疾病与健康知识。06、自我效能的概念指个体对自己组织、执行某特定行为并达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即个体对自己有能力控制内、外因素而成功采纳健康行为并取得期望结果的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07、行为改变的5个阶段①没有打算阶段;②打算阶段;③准备阶段;④行动阶段;⑤维持阶段;⑥对于成瘾行为,还有第六个阶段,即终止阶段。08、人际传播的概念人际传播也称人际交流,是指人与人之间进行直接信息沟通的一类交流活动。人际传播可以分成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三种形式。09、营养的概念机体通过摄取食物,经过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作为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生物学过程。10、营养素的概念指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营养素是机体为了维持生存、生长发育、体力活动和健康,以食物的形式摄入的必需物质。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11、营养素的分类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微量营养素——矿物质、维生素12、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概念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是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包括平均需要量(EAR)、推荐摄入量(RNI)、适宜摄入量(AI)、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AMDR)、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PI-NCD)。13、平均需要量的概念平均需要量(EAR):是群体中各个体需要量的平均值。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的个体需要摄入水平。14、推荐摄入量的概念推荐摄入量(RNI):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绝大多数97%-98%的个体需要摄入水平。15、适宜摄入量的概念适宜摄入量(AI):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某种营养素摄入量。可用作个体摄入量的目标,该量可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16、可耐受最高摄入量的概念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量。17、能量系数的概念“能”在自然界有多种形式,国际上制订统一的单位,即焦耳(J)或卡(cal)。1kcal=4.kJ;1kJ=0.kcal能量系数:每克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值。每克脂肪可以释放9kcal能量,每克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都可以产生4kcal能量,每克酒精可以产生7kcal能量(但酒精不是营养素,对身体组织的生长、维持和修复无益),每克膳食纤维可以产生2kcal能量。18、碳水化合物的作用和分类是人体主要的能量来源。分为糖、寡糖、多糖三类。19、血糖生成指数的概念及计算公式血糖生成指数(GI):简称血糖指数,指餐后不同食物血糖耐受曲线在基线内面积与标准糖(葡萄糖)耐量面积之比,以百分比表示。GI=某食物在食后2h血糖曲线下面积/相当含量葡萄糖在食后2h血糖曲线下面积×、碳水化合物参考摄入量建议占总能量摄入的55%-65%(宏量营养素可结束范围AMDR)21、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食物中的淀粉主要来源是粮谷类和薯类食物。22、脂类的分类和生理功能分类:脂肪、脂肪酸和类脂。生理功能:①供给能量;②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③维持体温、保护脏器;④增加饱腹感;⑤提高膳食感官性状;⑥类脂的主要功能是构成身体组织和一些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23、必须脂肪酸的概念指机体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脂肪酸。人体的必需脂肪酸是亚油酸和α-亚麻酸两种。24、实验性研究的概念及基本特点实验性研究是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实验的条件,主动给予研究对象某种干预措施。将来自同一总体的研究人群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者对实验组人群施加某种干预措施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发病(死亡)情况或健康状况有无差别及差别大小,从而判断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前瞻性、实验性研究方法。实验类型包括有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试验和类试验等。特点:①属于前瞻性研究;②随机分组;③设立对照组;④有干预措施。25、诊断试验的评价指标①真实性:a.灵敏度b.特异度c.假阴性率d.假阳性率e正确诊断指数。②可靠性:a.变异系数b.符合率c.诊断试验的一致性分析。③收益:a.阳性预测值(特异度高,阳性预测值高,有利于判定患者);b.阴性预测值(灵敏度高,阴性预测值高,有利于判断非患者)。26、诊断试验的评价标准①可用目前公认的最好的临床诊断试验作为金标准。②研究对象的代表性。③要有足量的样本量。④不仅评价真实性,也评价可靠性。⑤试验的方法和步骤要具体,有可操作性。27、提高诊断质量的方法①联合试验:平行实验、系列(串联)试验。②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28、筛检试验的概念筛检试验通过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措施,将可能有病但表面上健康的人,同那些可能无病的人区分开来。29、筛检的主要用途①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②发现高危个体;③开展流行病学监测;④了解疾病的自然史。*在健康管理中,筛查的目的是早期发现患者,发现高危人群,以便制定干预策略。30、医学统计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数据收集、表达和分析的一门应用科学。研究对象: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医学数据,其基本的研究方法是通过收集大量资料,通常是人、动物或生物材料的测量值,发现蕴含其中的统计学规律。31、医学统计学的主要内容①统计设计;②统计描述;③统计推断。32、几何均数的概念是描述偏态分布资料的集中趋势的另一种重要指标。它尤其适用于描述以下两类资料的集中趋势:①等比资料,如医学上血清抗体滴度、人口几何增长资料等;②对数正态分布资料(有些正偏态分布的资料,原始数据经过对数转换后服从正态分布),如正常成人血铅值或某些疾病的潜伏期等。33、方差及标准差的用途①是描述对称分布资料离散趋势的重要指标。方差与标准差的数值越大,说明观测值的变异度越大,即离散程度越大,此时的数据就会越分散,均数的代表性越差。②用于计算变异系数;③用于计算标准误;④结合均值与正态分布的规律估计参考值的范围。34、统计表的结构包括标题、标目、线条、数字等部分,有些统计表还有备注。35、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①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②选定检验方法,计算检验统计量;③确定p值,做出统计推断。惟愿你落笔生花,书写未来荣耀!考试加油!点击下方链接,查看多知识点

年健康管理师考试必记计算公式

干货分享

健康管理师考试高频核心考点,考生必背!

建议收藏

健康管理师考试高频考点,拿下多考10分!

健康管理师考试高频核心考点,考前必背!

考前必看

健康管理师大纲重点知识分布图来啦!抓紧收藏!

高频考点

健康管理师考试“完整版”公式,至少提高10分!

今后随着证书含金量的提升,考试标准及要求会越来越高,通过率则会相应下降,同时报考条件从专业到年龄再到考试审核通过都会更加严格。所以还在犹豫要不要考证的同学,请不要再观望了!早备考,早通过,早取证!不然每年考证的人越来越多,通过机会就会大大减少!文章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做学习和交流使用,侵删

冯特教育

郑州市冯特职业培训学校于年12月成立,学校设施齐、规模大、项目广、教学强,每年都能获得较高的通过率。学校秉承“诚信办学、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拥有一支专家、教授组成的心理、营养、育婴、健康、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教师队伍。已培养各专业学员数十万名,有力地推动了河南省心理、营养、育婴、健康行业的迅速发展。点击阅读原文报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shihuaa.com/sshyz/66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