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贴丨也许我们该把生石花分开养
昨日精彩回顾 多肉坑里的最大陷阱,据说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遇到过! 砍头不过碗大一个疤,一年以后又是个萌萌哒小胖墩~~ 坑内人士和坑外人士养肉成果对比,要不要这么搞笑 每个在办公室里养多肉的人,都有一颗爱折腾的心~ 本文作者/w元吉 接下来正文开启: 不是我自拍的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所谓侵权请去找百度。每年的这个时候,耳边总会又想起赵忠祥老师充满磁性的声音:“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又到了……”哈哈哈,是又到了石头们脱皮完成,大规模移盆的季节了。话说,每年一到移盆季节。就会络绎不绝地出现“哎呀~我新拼了一盆石头~”的情况,大致如下图所示: 很好看吧,花花绿绿的对吧,超级吸引人是吧。老实说我当年也是被这样花花绿绿的石头们给拉入坑的。其实,石头或许并不喜欢这样的美。因为石头虽然都是生石花,都是番杏科。但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非常非常大。下边,本新手将从一些日常个人养护经验,及一些石头的常识理论。来跟大家探讨一些分开养石头看法。仅以此文,献给即将迎来脱皮换盆季的花友们。若有错误之处望前辈们指出~必定修改 =======正文======= 都知道的,生石花有很多品种,荒玉啦,曲玉啦,日轮啦,紫勋啦等等。如果养的品种多了,渐渐你会发现,他们的脱皮期是不一样的:经常曲玉都脱完了,红大内才刚刚开始怀孕。 所以,这样种在一起的石头,有时就会出现这样的尴尬:这个品种已经开始脱皮了,但是那个品种还在生长期……到底怎么浇水?这个品种已经脱好皮了,那个品种居然还没开始脱皮……到底要不要浇水? 也是众所周知,脱皮期浇水容易造成二脱甚至多脱,这是挺危险的。而脱皮完了的石头,是急度渴望喝一顿大水的。所以,将石头按品种分开养护,主要是考虑脱皮期的尽量同步。当然,如果你空间很大,每颗石头都住单间,那是更好的了。石头中,最早脱皮的品种是曲玉,最晚的品种是大内玉。而且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所有的石头,往往窗面(也就是顶部)越平越像大饼的品种脱皮越早也越快,而窗面越凸越圆的脱皮就越难也越久? 在国外某个网站看到过,还有自己总结了一下,石头的形态,大致如下图有几种类型: 我想可以这么说:或许大饼平顶才是生石花的“纯正”形态,而越是大饼脸的品种基本越好养,比如曲玉荒玉富贵玉日轮紫勋。 而凸圆形态——其实很像肉锥类——脱皮期也越接近肉锥:晚(而且也比较难养……)。 肉锥和石头都是番杏颗,某些品种上出现一些特征重合也是很多的。大家可以直接从窗面及体型,大致区分石头的生活习性。本新手不才,曾经每个品种都卖了一些,曾经也有把所有品种集齐为一盆的想法。没想到这个原本很新手的想法,却意外收获一些这点经验。 下边我做了一个根据自己的情况及经验记录(浙江宁波,家庭养护),大致制作的一个表格,仅供大家参考。 特此声明:此表格仅仅有大致的品种脱皮期区别参考意义。实际习性及脱皮情况完全要根据个人的养护情况而定。且因为个体差异,也不一定是所有品种都按照这个表格进行的。 *小列岛这个品种我没实际养过,且身边的朋友也没养过,所以不写入内了。 =============== 谈完了开始脱皮的时期,接下来就来说说同个品种之内的一些异类:首先是荒玉。荒玉是最好养的品种之一,但是这个品种下有一个异类的亚种:苇胧玉,也就是C,C。 养过的人都知道,这货是个多脱王。脱皮期环境不对,他经常二脱,甚至三脱。 而且这货脱皮极其的持久!甚至会出现是第一批开始脱皮的品种,却和红大内一起成为最后完成脱皮的品种。皮极其厚实。 而且大家有没有发现,经常很晚才脱皮完成。所以刚刚脱皮完就差不多快到了花期,花期完了之后打了种子就要养好种荚……种荚大了差不多又到了脱皮期……是不是感觉什么时候修根移盆都不好办啊……所以将苇胧玉,也就是,单独拎出来……或许会是一个好的选择。而且尽量住大的地方。 =============== 还有一些特殊的品种,虽然他们长得很圆润,很像晚脱皮的品种,但实际他们很好脱皮。 比如C,翠娥。 因为它其实就是曲玉,生活习性跟曲玉几乎一模一样的。 =============== 而有一个品种,也是养护难度数一数二的品种:留碟玉! 留碟从某些方面来说,或许是荒玉的近亲。因为他们可以OOXX……而且脱皮起始期也蛮早的,基本紧接着荒玉微纹玉。 但是它却是个名副其实的脱皮困难户!而且也很容易二脱多脱……莫非因为它和C的体型很像 =============== 还有一些就算是同品种,但是又有像其他品种的接近体品种:白曲玉(C,C)有点像碧赐玉。 养过蛮多,。大家应该也知道,白曲玉这个品种其实早期有争议是不是该列为碧赐玉的,它们都有一些磨砂表面的特征。 但是白曲玉有一个和其他品种曲玉的差别:发根方式。 因为大家都要修根的,修根之后就要发根了。其实不仅仅是白曲玉,很多比较难发根的品种,他们发根的方式貌似都有些不同。 我以前手贱,经常拔出来看看发根好了没。渐渐发现,石头修根之后的发根方式,有些不同。比如,日轮紫勋这种,他们大多是从主根长出几条蛮粗的新根,不断长壮,然后再慢慢发出其他须根。 而白曲玉这些,大多是先长出很多细细的须根,慢慢长,慢慢扩张。如下图。 粗的根生长当然比较容易,但是绒毛形态的根,稍微一断水,稍微干了,就直接死掉了枯掉了……有些难发根。 因为我一般土里泥炭比较多,所以貌似没遇到过发根困难的情况。但是之前很多跟我买过白曲玉的朋友,他们的土是颗粒比较多的。然后都“不约而同”地跟我反映:好难发根啊……怎么那么久都没发根啊……哎呀哎呀要死了……我也不想啊! 这个根系的问题,我没办法一一统计出来分类……但是,仅从个人的经验来看,那些发根比较难的品种。在根的周围,还是多放些泥炭的好。先发好根再说。以上,就是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一些能收集到的资料,总结出来的经验:因为各个品种的脱皮期不同,建议将石头分开养吧。 聊天对话框回复试试!同时招本次活动的合作伙伴,为本次活动提供奖品,将会获得持续一周的展示曝光量哦,详情请发送提供的奖品样图至邮箱duoroutupu qq.北京治疗白癜风专家医院北京请问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eishanyangy.com/sshzp/133.html
- 上一篇文章: 八月份多肉植物种植管理之各注意事项
- 下一篇文章: 养护六月份多肉植物种植管理之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