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肤科医治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今天给大家分享另一个多肉大科——番杏科。

说它是最“污”的多肉植物,熟悉多肉的老肉友应该都会直呼:屁股花~~!

OMG,但这真不能怪网友们,它的确是长得有点……太像了

不过,细心养好它们,你会被它们惊艳到的!

番杏科简单概述

番杏科的原产地是在南非的干燥地域里。已知的就有上千个品种,它和景天科都是多肉植物的代表性大科。也有人把它们叫做浜水菜科或松叶菊科,不过,多肉植物爱好者喜欢用旧的科名Mesembryanthemum(或称女仙)。

番杏科几乎所有的品种都会开出红色或黄色的美丽大花,同时其独特的珠形也非常惹人喜爱。

除了圆滚滚萌态的玉形女仙以外,也有像普通花草样子的松叶菊、彩虹菊等以观花为主的品种,当然也有一些介于两者之间的品种。

番杏科的特点

玉型女仙及其很多品种的原生地冬季有降雨,所以它们在冬季降雨时吸收水分来成长。这些冬季型品种在夏季应基本断水。虽然很多品种在野外生长时有较强的耐寒性,但冬季最好还是移到室内过冬比较安全。

部分观花品种为夏季型,但即使是它们也不喜高温潮湿的环境,不过好多品种可以全年种在室外。

关于番杏科的养护,我们挑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属来讲。

肉锥花属/Conophytum(通常也称为玉型)

所属科:番杏科

原产地:南非

栽培难易度:★★★★☆

生长类型:冬季型

越冬温度:5℃

这是女仙类的代表性多肉植物,由2个叶片合体合成球形(常称为玉型),株型可爱、开花鲜艳。品种非常丰富,叶片形态非常丰富,有圆形、足球形、棋子形、鞍形等。叶色、透明度和花纹各有不同,是可以调动人的收集欲望的小精灵。

1对叶片1年脱皮1次,再长出新的叶片。生长状况好时,会从1对叶片中生出2对叶片来,慢慢就可以形成群生的效果。除了叶子的姿态可人外,花朵的颜色有红、白、粉、黄、紫等,缤纷多彩。

开花大多在阳光明媚的时候。也有夜间开花的品种,夜间开的花稍显朴素,但个般会带有香气。

肉锥花属的养护要点

这一属是冬季生长的冬季型品种,夏季断水比较安全。但是小型品种如果极度干燥的话,就会发蔫而无法恢复,最好是1个月1次给极少的水。这时如果给水过多会腐烂,所以这个水量的把控是比较微妙的,即使是养护高手也很难保证总能掌握好尺度。

从秋季到冬季适度给水可以养得比较健壮,并可以全年在室外有屋檐的地方栽培。

春季(4-5月)养护:

春季是继冬季后的生长期。放在日照和通风良好的地方,放在室外有房檐的地方保证日照充足,1周给水1次,盆土干后2~3天给足水。

出现虚弱和有皱纹的植株,需要从盆里拔出确认根部情况。如果发生根部腐烂,则要修剪烂根,并在阴处晾2~3天,再用干燥的土上盆。上盆后3~4天内不要给水。

梅雨季(6-7月)养护:

6月起进入休眠期,要放在淋不到雨通风良好的地方,7月份断水等待秋天到来。这时叶片表面会有一些皱纹,无需担心。

夏季(7-8月)养护:

夏季是休眠期,放在淋不到雨,遮光20%~50%的半阴处休眠。小型品种如果过干可能会蔫掉,不能完全断水,一个月给水1~2次,控制在让盆土稍湿的程度。

秋季(9-10月)养护:

秋季是生长期和开花期,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花朵。随着气温下降变为茶褐色的表皮将裂开,露出里面绿色的新叶。开始脱皮后逐渐开始给水。

10月份的时候大概1周给1次水,盆土干了以后给足水。放在日照好的通风处,保证充足的阳光。

小苗阶段每月给低浓度液肥2次左右,或是施有机缓释肥,这是比其他属更喜肥喜水的品种。

倒盆也是在这个时间段进行。

冬季(11-3月)养护:

11~12月依然放在日照好的阳台或房檐下养护。虽然这时比起秋季来说生长相对缓慢,但依然还是生长期。盆土干后就给水,大概一周一次。

虽然耐寒性比较强,可以忍耐-3~-2℃,但在严寒期最好还是移入室内养护。在室内养护时,白天需要稍开窗通风,如果日照条件不好,在温暖的白天放在室外晒太阳,夜晚再移入室内。

需要注意的是:

休眠期的肉锥花属品种,虽然看起来像干枯了,但里面己经长出了新叶。

新叶生长起来后,用镊子云除旧叶,注意不要伤到新叶。

生石花属/Lithops

所属科:番杏科

原产地:南非德兰士瓦地区

栽培难易度:★★★★☆

生长类型:冬季型

越冬温度:5℃

“Lithos”在希腊语里有石头的意思,而这也是生石花属的属名。正如其名,这是一些非常像小石头的奇妙植物。已知在南非、纳米比亚,博兹瓦纳的高海拔地区约有个原生种。

生石花属的品种很相似,都是有一对极端多肉化的叶片,埋在砂石地里,仅有顶端露出地表。顶部是有各种花纹的叶窗,可以从这里吸收阳光。

有红色、绿色、紫色等各种色系和花纹,也有透明感很高的品种,还有很多杂交种和园艺品种。

生石花属的养护要点

冬季型品种的生长期为秋季到春季之间。在春季,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少给水,进入6月份后停止给水,且夏季应完全断水。虽然断水会使植株发蔫,但一定要坚持到秋季。另外,春季或秋季会脱皮,露出水嫩嫩的新叶。

生石花属特别喜日照,所以从秋季到春季期间,要放在日照充足且通风良好的地方。这些品种的原生地多为高地,夜间气温也有降到0℃以下的情况,属于比较耐寒的品种。

春季(3-5月)养护:

生石花属的生长期为本年9月至来年5月。秋季为是最旺盛期,冬季虽然生长缓慢,但从3月份开始重新旺盛生长,这期间应放在日照和通风良好的地方,1周1次充足给水。进入5月份,气温上升后生长变缓,叶片出现皱纹就停止给水。

梅雨季(6-7月)养护:

6月份进入休眠期,叶片表面逐渐呈现要干枯的状态。进入7月份后完全断水,在淋不到雨且通风良好的地方养护,遮光20%~50%。最早的品种在7月份就开始脱皮,长出新叶,但仍要一直维持断水越夏,直至秋天来临。

夏季(7-8月)养护:

由于这属品种不耐高温潮湿的环境,所以夏季需要断水,并在仅能照到晨光的地方养护。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可遮光30%,并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因为没有肉锥属品种那样的小型品种,所以耐旱能力较强,但播种实生的小苗也不能干得特别透,要偶尔稍给水。

秋季(9-10月)养护:

气温下降后开始给水。10月份时每周充足给水1次,摆放在日照充足且通风良好的地方。因为这时迎来生长高峰期,所以每月给2次左右液肥或施有机缓释肥料。

冬季(11-2月)养护:

本属品种耐寒性强,最低可以忍受-5℃左右的低温。如果是长江以南的地方,可以在阳台上或房檐下越冬,前提是放在日照良好、北风吹不到的地方。由于生长缓慢,每月给水2次左右即可。

其他养护:

繁殖可通过分株及播种实生来实现,播种通常在秋季。需注意的是尽量在次年6月份前养得强壮些,以便顺利度过夏季。生石花属品种容易自然受粉而得到杂交种,所以如果想要得到纯种,就要和其他品种隔离开来。

通过连续多年的培育,可以打造出非常惊艳的群生效果,在给群生植株倒盆时需要小心保护,不让他们散落开来,而从群生株上取下的单头苗可以轻松完成扦插。将一般的多肉植物配土去掉其中过细的颗粒后,就可以当做生石花的盆土使用。

上盆时可在盆底加入完全腐熟的干燥鸡粪等底肥。上好盆后,在根部周围铺上沙砾和轻石等,防止根部过湿。

END

我是透过心菱看世界!

喜欢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engshihuaa.com/sshyz/70919.html